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截至2017年底,陕西省博物馆总数达281家,位居全国第二,平均13.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99家博物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全省共有国家一级

陕西日报 2018-02-14 06:50 大字

2月13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前来参观的游客众多。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观众被博物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所吸引。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唐三彩宝相花纹扁壶

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柏桦

2017年,一档被誉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爆电视、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成为现象级文化综艺节目。“九大博物馆原来这么好看,你去过几个?”“节目里的这些国宝你都亲眼见过吗?”等话题也在一夜间成为热搜度最高的网络话题,激发了众多游客奔赴各大博物馆的热情。一时间,博物馆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目的地”,而迅速兴起的“博物馆热”也折射出了整个社会对文物、对文化遗产的空前关注和重视。博物馆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为公众搭起一座走进历史文化的桥梁,并正在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

从博物馆热到博物馆游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1月28日,来自贵州的张珏一家早早地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口换好了票,排队等待入场。“去年假期就带孩子来过陕西历史博物馆了,今年看了《国家宝藏》,他说还想来看看,我们就趁着寒假带他来了。让孩子看到真实的文物是对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另一种认识,也算一种游历和学习。”张珏告诉记者,“虽然基本陈列关闭改造了,但能看到这次的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也算不虚此行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博物馆一夜之间成为众所瞩目的“网红”,像张珏一样“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的外地游客不在少数,博物馆游悄然兴起。据携程网数据显示,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行程涵盖博物馆的旅游产品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3倍。随着节目热度的攀升,这一涨势仍在持续。

凭借历史和人文方面的显著优势,北京、西安和南京三地的博物馆旅游线路格外受到游客青睐。据省文物局统计,2017年,陕西省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789个,较上年增长24%;参观人数达3950万人次,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参观人数超2500万人次。在携程网统计出的国内十大热门博物馆景点中,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排名前五,西安碑林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生态园旅游博物馆和青岛啤酒博物馆则分别名列第六至第十位。而在这十大热门博物馆中,陕西省就占据三席。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的确形成了一定的话题效应,引发了市民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近两年,随着人民精神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观众对于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已经显现出来,而且青少年观众也越来越多了。2017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全年开放319天,共接待中外游客2713465人次,其中有组织的学生研学参观人数203896人次。

从小众文化到公众文化博物馆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与纯粹的城市观光相比,博物馆更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游客加深对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博物馆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深层次的体验和博物馆的教育意义。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最初前往博物馆只是工作需要,而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么多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稀世珍品,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看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真的是非常振奋、非常激动。慢慢地,逛博物馆就成了我的爱好。”来自重庆的新媒体工作者易苗告诉记者,他来了西安很多次,每次都会去一座博物馆参观,现在基本把西安知名的博物馆逛遍了。

西北大学的大学生讲解员李冰音,已经利用课余时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两年了。在她所接待的观众中,年轻人居多,父母带孩子前往参观的也占了很大比例。“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博物馆这个社会教育环境,我接待过的亲子游观众中,无论家长本身对博物馆是否感兴趣,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希望孩子能从中学到更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知识。”李冰音说道。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每年以超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博物馆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喜好,陕西省许多博物馆都在展览主题、展品陈列、讲解和深度体验上作出了更多尝试:从《熠熠青铜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到《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从陕西自然博物馆文化场景式的解读自然奥秘、讲述天文知识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答题方式进行的“陕西历史文化使者”评选活动,从听取讲解员对文物本身的价值和其背后历史文化的讲述到在专家指导下亲手体验文物修复,博物馆以更具立体感的教育形式,将丰富的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观众。

从国有博物馆到非国有博物馆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形象代表,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涌现出不少非国有博物馆,填补了国有博物馆收藏门类的空白,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陕西省独特的自然人文文化遗存,丰富了公众的知识视野。

目前,陕西省博物馆总数达281家,平均13.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陕西省非国有博物馆共75家,占到全省281家博物馆的27%,平均年参观人数近1000万人次。非国有博物馆已成为陕西省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所说,非国有博物馆的涌现,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也体现了民间收藏从“私家珍藏”到“社会共享”的文化自觉和境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陕西省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大唐西市博物馆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以民营资本保护国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并兴建博物馆的典型范例,从2010年4月7日正式建成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观众约400万人次。与此同时,大唐西市博物馆还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非国有博物馆协会,与丝路沿线12个国家19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及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等众多非国有博物馆在收藏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内容特色。从木石金雕、织锦刺绣、皮影、印染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农机农具、老相机、茶叶茶具等具有时代印记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珍贵的老物件,让生发于三秦大地的陕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让这片广袤土地上人民生产活动、生活起居的历史文化记忆得以保存和展现。

从信息技术应用到文创产品开发一场文博事业的创新性变革

为了满足公众对博物馆需求的升级,让博物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不断跨界,进行着全新的尝试和创新。在博物馆文化年轻化、时尚化的大趋势下,陕西数字博物馆、陕西数字博物馆移动版、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等新型信息传播平台应运而生,各种既美观又实用的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走进设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观众只需轻轻一点,或者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浏览从全省众多文物中精选出的千余种文物藏品的相关资料,还可进行查询、留言、点赞、下载高清图片等互动游览体验。其实早在2012年8月,陕西数字博物馆的开馆就标志着陕西博物馆事业正式进入了全民数字时代。

2017年,陕西省持续推进文物科技惠民项目,加强博物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与陕文投集团、西安高新区联合成立“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建立文创交流和产业聚集的实体平台——“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吸纳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0家重点博物馆加盟,研发“鎏金铜蚕”等文创产品1000多种。2017年8月,陕西首届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启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互动体验。同年,多家博物馆与大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1月3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智慧博物馆领域的“互联网+”合作。未来,双方共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现金”馆项目,不仅将实现全馆移动支付,还能让游客直接“刷脸”入馆;高科技信息技术也将被应用在文物识别、文物修复、数字科技馆、智慧游园、文物IP打造与传播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物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展示、体验、传播方式,提高了文物展馆的科技水平,拓展了文物展示的空间。正如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荣所说:“文物,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宝贝,也是一份活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藏。要挖掘文物在新时代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让更多人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让文物‘活起来\’”。

新闻推荐

中匈“丝路镜像”摄影展在布达佩斯开幕

新华社布达佩斯2月12日电(记者杨永前)第二届中匈“丝路镜像”摄影展12日在布达佩斯开幕,包括匈牙利人力资源部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秘书霍帕尔·彼得等在内的上百名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当天,共有9名摄...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