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在纯粹与率真的深处探寻诗意

西安晚报 2018-02-14 06:21 大字

■陈朴

眼观当下中国诗坛,陕西作为诗歌大省可谓一直是先锋与传统相互博弈,包容与多元共同发展。近年来,陕西诗坛人才辈出,既有新锐,又有中坚,柳必成写诗十多年,大量佳作却养在深闺人未知,出道较晚,厚积薄发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让人刮目相看。读柳必成的诗歌时间不长,但他诗歌中所蕴藏的那份纯粹与率真,却一直生根发芽、落地有声。

柳必成的诗歌多是从生活中感悟出一些世间的常理,在语言灵动中不乏渗透进哲学和社会学的多层面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诗歌惯于从身边出发,从星星点灯的暗夜里寻找光亮,犹如猛虎细嗅蔷薇,丝丝相扣,动人心弦。

到了承受不起自己的那一刻

就不硬撑了

放纵一次自己

看有什么结果

转眼间,它杀过来了

势如奔马,声如滚雷

一大片江山,顿时唾手可得

——《雪崩》

新诗百年以来,不论是抒情诗、朦胧诗、意象诗、口语诗、先锋诗还是叙事诗,短诗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所谓短诗,究竟是几行以内算短诗?虽然诗歌界至今没有定论,但我认为要论短诗,固然是越短越好,而前提是,短诗虽短,一样要五脏俱全、色香味形俱有,唯有如此才能显出“功夫在诗外”。因为短,诗人们写作时就会常常在推敲取舍中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所以短诗易成而难工,一些诗人就会望而止步,放任自流。柳必成没有,在他的诗歌世界中,我看到的是一种无畏的创作精神,他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有大胆探索的力气,两者相互贯穿中,也就有了他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才气。这首《雪崩》,写雪而全篇字、词、句中却无一“雪”字,整首诗读来一气呵成,犹如庐山瀑布,直泻而下,便是人间胜景。

“当我们都成了故乡的陌生人,那么就让我们记得住乡愁,从陌生处出发。重新认识、重新寻找、重新发现、重新命名!写作就是在寻找精神意义上的故乡和本源,而这在一个全面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时代显得如此虚妄、吊诡而尴尬。”(霍俊明《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柳必成身居城市的钢筋水泥桎梏之中,却心怀田园,诗表心声,颇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之态。有人说,生活在现在的城市中,我们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可以种几样菜的一块地,此言不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在商业时代的内心坚守。其实不然,当我们都被浮躁和表象所覆盖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时候,我们还缺少一面明镜,这面明镜无疑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诗歌。

眼见黄瓜、苦瓜、辣椒、西红柿,依次长大

我心爬满,怀才不遇

大器晚成,韬光养晦

开荒、下种、浇水、施肥,我须亲力亲为

干成一件小事,和打马过江山

竟然一个道理

我已回归菜农,收复雄心

从此喂鸡劈柴,橘园葬花

不介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种菜记》

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可以不吃肉,不喝酒,却几乎没有一顿不吃菜。在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当下,当种菜成为一种梦想、一种幸福的追求的时候,一位诗人的内心是起伏不定的。因此,他提笔而歌,写下了自己回到农村老家种菜的亲身经历。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种扎根于现实,在自然而然的生命体验后放下锄头、握起笔杆写作出来的作品,可谓是藕断丝连、情深意浓,纯粹为诗,率真见人,无丝毫故弄玄虚,皆是至真至情的流露。其实写诗和种菜一样,纯粹先行,才能绿色天然健康无污染,种菜和写诗也别无二致,要率真地俯下去身子,亲近泥土,与阳光和雨水交朋友,与蚯蚓和野兔走亲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开荒、下种、浇水、施肥”,一道一道工序,绝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怕脏、怕累。柳必成种菜写诗两不误,且相得益彰,在诗歌中汲取菜的营养,在种菜中收获诗歌,这就是他诗歌的成功之道。

在柳必成的诗篇中,我们看不到忸怩作态和无病呻吟,看不到漫无边际或高谈阔论,看不到拖沓重复和愤世嫉俗。他一直用柔和的目光洞察着人间细微的事物,用内心的狂热表达着自我的精神世界,他在暗夜里守护着天空的一丝星光,他在寒夜里提灯温暖着我们受伤的心灵,他在虚实结合和动静互补中探索实践着自己的诗歌之路。论语言,唯美之外不缺朴实;论思想,深邃之外不缺智慧;论布局,排山倒海后终归平静的同时,时而给人心头怦然一击,时而行云流水、怡然自得。如《石榴花》:“树上长满,一张张小嘴,打了十二分口红/妖娆,性感,让我着迷/走进五月,我想做一个色鬼/藏在石榴裙下,等钟馗来捉。”诗人对事物的观察入微,可见入木三分,语言的纯粹,可谓淋漓尽致。“小嘴”“口红”“色鬼”“钟馗”,四个关键词一线贯通,形象逼真,诗性十足。

“近五年来,诗歌创作语境和拓展路径尤为丰富,别开征象。‘写诗的人\’与日俱增,‘先锋\’与‘常态\’的边界开始模糊,知识分子与民间诗人和谐共处,互为认同,诗人从‘沉思的生活中\’走出,在公共场域中自由而多维度地介入生活,践行着‘以诗歌和语言行事\’。”(孙晓娅《在丰富活跃中开拓诗意空间——近五年诗歌创作综述》)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快速降临,诗歌界的内部现实矛盾在上世纪末“盘峰论战”后,也有了相当程度上的缩小和转变。诗人们在“和谐相处”的同时更多地在社会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上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和方向。而在自媒体日益发达,诗歌低门槛或无门槛化的今天,诗人给自己定的门槛的高度其实就是最高的门槛。柳必成诗歌近年来呈现出来的火山喷发之势,在肯定诗歌水准和基调的同时,也给他自身无形中定下了一把更精准、更高规格的标尺,这对他未来的诗歌之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一位临近中年的诗人,在沉着冷静、迎难而上的同时,只要继续苦读、勤思、多悟,他的诗歌之路也就会有缪斯从天而降,赋予新的力量。

推开窗户,我朝南望去,秦岭北麓、渭河南岸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依稀可见,菜地、麦地星罗棋布。我知道先有肥沃的土地,才有茂盛的庄稼。先有丰足的雨水,才有耕耘的收获。先有纯粹与率真的诗人,才有与之比肩的诗歌。岁月深处,始终有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奔向滚滚的长江、黄河,我相信柳必成的诗歌之河是大浪淘沙、清澈见底、日夜奔流的。

新闻推荐

陕西省家政扶贫项目获联合国示范项目支持

阳光讯(记者李梦君)记者2月12日从省商务厅获悉,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启动了全国“百城万村”家政扶贫示范国际合作支持项目。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甘...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