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陕西航天人
本报记者沈谦
2月12日,北斗三号工程第五颗和第六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这次发射,凝聚着我国航天人无穷的心血。来自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执行北斗三号卫星发射任务的14位试验队员,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奋战了近1个月。
2月9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此次发射北斗三号卫星使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常规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该火箭的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推送火箭入轨的上面级发动机及姿态控制发动机,共计28台各型发动机均由航天六院研制提供,这让航天六院的试验队员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虽然经历了几十次现场发射,但是航天六院11所副总师张金容还是感到很有压力。她告诉记者,火箭发动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整个任务失败,发动机从设计、生产、试验后送到北京与箭体总装,再到发射场准备发射,可以说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道道工序维系民族尊严,陕西航天人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确保成功,不容失败。
航天六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的其他十几位试验队员基本都是“80后”,也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脸上洋溢着昂扬向上的青春气息。记者走进他们的宿舍,感觉这里的工作生活简单而有条理,摆在房间里的除了生活用品就是书籍和记录册,一切摆放整齐有序,这里没有WiFi,可以更安静、专心地工作学习。
记者和他们去塔架,从宿舍区到发射塔约有3公里的路程,早晨7时吃过早饭就乘班车出发,经历了多重复杂的工作,火箭各级发动机已经准备完毕。为了确保没有问题,他们还要认真仔细检查一遍。完成工作后,试验队员们徒步走回宿舍,这样可以在幽静的小路上反复回想思考工作。
航天六院11所试验队长、二室副主任孙海雨介绍说,发射场的工作一环扣一环,每一个大步骤下还有很多细小而重要的工作要做。火箭运抵西昌后,试验队紧接着要完成火工品安装、配合火箭转场、三次总检查和推进剂加注等一系列工作,通常白天在塔架工作,晚上就在会议室讨论交流。
在火箭最顶端整流罩位置,这里也有一台航天六院的重要产品——上面级发动机,任务是在火箭三级工作完毕后,将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这也是航天六院近几年的创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月9日下午,忙碌了一天的航天六院试验队成员在西昌基地科技协作楼下集合,他们要为全院干部职工录一个简短的拜年视频。大家笑容满面,手拿“福”字,向全体航天六院人拜年。(本报西昌2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成东丽)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本报征集原创春联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在近十天的征集原创春联过程中,得到广大读者和楹联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原创春联作品1000余副。这些原创春联作品每一...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