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创客”苏妮的“草莓之恋”
苏妮心中有一个梦:把草莓基地打造成渭河观光带沿线的千亩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庄园
新闻提示
她,做过导游,开过旅行社,收入不错,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2013年,她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行种草莓!4年来,她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彷徨……如今,她创建的草莓种植基地年收益超过80万元,到2017年,年产值已经达到了700多万元。她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女强人,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草莓西施”。
她,就是“最美女创客”苏妮。
她“疯”了 导游干得好好的却要种草莓
2月1日,阴沉多日的天气终于放晴,渭河北岸边“恒丰草莓学苑”里一座座、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耀眼而壮观。
“师傅,这会儿棚子温度不够了,赶紧把卷起的塑料布都放下来……”苏妮一边查看温室大棚内草莓的生长情况,一边招呼看护大棚的师傅要注意做好防风保温,避免即将成熟上市的草莓被冻伤。“2000年8月,我从陕西旅游学校毕业后就到兵马俑景区做导游,两年之后,自己就开了家旅行社,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日子过得还算滋润。2013年转行种草莓时,身边不少人觉得我‘疯了\’,放着高大上的旅游不做,竟跟黄土地打起了交道。”苏妮告诉记者,因为儿子爱吃草莓,而市场上大部分草莓不但价高而且农药打得多,她就萌生出一个念头:种植无公害草莓,这样大家就可以吃得安心了。
说干就干,行事干练的她和爱人张民顺一商量,拿出多年的积蓄开始在渭河北岸任留街办南屯村创建草莓种植基地。“没干过农业,更没种过草莓,除了向别人请教,还专门买了几本介绍草莓种植技术的书,边干边摸索。记得刚开始为了节省开支,我连着几天蹲在地里栽种草莓苗,双腿肿胀,抬都抬不起来了。”整天奔忙在田间地头,一个夏天下来,原本白白净净的苏妮被晒成了“黑蛋蛋”。
当年,试种的30亩草莓喜获丰收,可眼看着一天天成熟的草莓,苏妮却犯难了。“当初种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如今这么多的草莓咋销售出去呢?”情急之下,苏妮在马路边摆起了地摊。由于她种的草莓品种好、个大味美、无公害,很快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销路逐渐打开了。
付出总有回报。第一年总收入超过100万元,除去投资,还赚了20多万。“很多人说草莓娇贵,不好伺候,难种,我看挺简单的……”初战告捷的苏妮胆子更大了,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大干一场。
她赢了 擦干泪水 从头再来
“第二年,我们就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种植方法还是按照老套路,可让人头疼的是,几个月后,种下的草莓大面积出现‘不生长\’的情况,一些还出现了病害。”苏妮一下子蒙了,不知所措的她开始试图在网上寻找答案,并四处托人寻找技术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波折,苏妮终于找到了“救星”。西安市农学会草莓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治平的到来,彻底破解了草莓不生长、产量低、病害频发等难题。“渭河岸边的土地属于典型盐碱地,种植优质草莓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瓜果蔬菜都喜欢酸性土壤,要让它们在盐碱地上长出优质、高品质的果实来,实属不易。”苏妮说,在郑治平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对土壤进行改良,每天蹲在田间地头,观察草莓幼苗的变化,自己研制出特有的生物菌肥。通过钻研农业科技,她种出的草莓不光产量高,并且外形美观、色泽鲜艳、汁多味美,很受市场欢迎,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并且基地也完成了无公害双证认证,实现了追溯体系,并且注册了“渭水恋”商标。
草莓基地发展顺利,很快就扩大到20多万平方米,有草莓育苗钢架大棚20个,能育苗120万株,引进章姬、凤冠、丰香、红颜等优质草莓新品种,可产草莓120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草莓大棚塌的塌,歪的歪,损失惨重。当苏妮从爱人张民顺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一坏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上报了灾情,并带领工人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一座座草莓大棚终于又顽强地屹立在寒风里。
2017年9月,一场多年不遇的大暴雨加上连阴雨又把几十个大棚刚种上的草莓苗冲没了。但是这些灾难都没把她打趴下,她擦干泪水,从头再来。
她笑了 让更多人都致富 这才叫真本事
2017年,临潼区任留街办南屯村贫困户张荣、邵乱娃靠着在自己村的草莓园打工,一年下来两人人均收入1.8万多元,实实在在地脱了贫。说起脱贫的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真应该感谢苏妮理事长,是她上门动员我们到她这里来上班,才让我们脱了贫!”
“一个人富不算富,让更多人都致富,这才叫真本事。”这句话是苏妮的座右铭。为了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苏妮成立了任留街办恒丰草莓蔬菜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给乡亲们想办法:有资金的可以承包土地,自己建棚,自己管理;没有资金的可以租园区的大棚,等大棚有了效益再给钱。大家用同样的品牌,同样的种苗,同样的技术,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她还先后无偿提供40多万元资金,帮助困难户建起40多个大棚,扶持他们走上致富路。
此外,基地积极承担周边大棚草莓种植的技术指导,使农户按标准化技术要求进行大棚草莓种植的管理,使得大多数农户实现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5年,在临潼区农技站及杨凌大棚草莓种植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大棚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省力化种植等实用技术,使大棚草莓种植户平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高于当地人均纯收入4.5万余元。
她的梦 畅想未来 打造一个“初恋小镇”
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苏妮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她已累计投资1500万元,建设草莓大棚150余栋,并发展了蔬菜大棚种植区、育苗基地和水果等9个种植区,种植草莓面积达300余亩。
“近年来,随着世人对健康食品的日益重视,草莓凭借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但草莓种类繁多,品种也参差不齐,尤其许多品种在外观上根本无法分辨其是否是有机食品,致使许多消费者虽然吃到了草莓,却没有达到预期的补充营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草莓基地已经获得了无公害认证,草莓也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认证。并且现在建立了追溯体系,消费者只需要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可以放心地随时品尝。”苏妮尝试引进日本原种草莓,这种草莓果实无论外观还是口感,都属于草莓中的精品,拥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既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吃到放心、有机、绿色、健康的草莓,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又是拉动任留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之一。2017年引进的新品种“桃熏”俗称“白草莓”,此草莓单颗售价超过20元,项目将发展100亩草莓种植户种植新品种草莓,项目实施地区草莓种植的年净产值将增加千万元。
“开展精致农业、旅游农业是未来农业的趋势,我们已经请了专业机构负责恒丰草莓学苑工作坊部分的运营与发展,以后会开展草莓小课堂、草莓相关营养食品制作、健康草莓花果茶品尝等活动,在草莓旺季以法国进口草莓精油作为主打原材料,开展简单有乐趣的芳香手作……”在苏妮的心里有一个梦:把草莓基地打造成渭河观光带沿线的千亩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庄园,借助草莓基地打造一个“初恋小镇”,吸纳更多的人来到“初恋小镇”采摘、观光、旅游。
文/图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记者/管林华)2月6日,2018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冬令营在北海市举行启动仪式。本次冬令营共有北京、上海、陕西、广东、江苏、广西等11个省(区)、直辖市的足球梯队、体校、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