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在羊城 ——电务公司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供电工程施工纪实
2017年3月16日,当得知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供电工程中标的消息时,电务公司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供电项目党支部书记史朝斌在兴奋激动的同时,也发出感叹:地铁六号线的艰苦付出终于得到了满意回报,拼得值了。
是他带领一群充满朝气的年青人,一个敢打硬仗的团队,秉承“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建设优质工程,获得众多荣誉,赢得业主信赖,获得后续市场份额,在广州地铁供电市场为电务公司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从默默无闻,到载誉广州,谈起广州第一个地铁供电工程的施工历程,史朝斌和他的团队颇感自豪。
初入羊城露锋芒
说起电务公司参与广州地铁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参加的广州地铁五号线一期信号工程。而供电专业则是十年后才进入,这对项目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的史朝斌来说,倍感压力山大。进入了市场,能不能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业主在观望,他的肩头承载了太多的希望。该供电工程全长17.4公里,沿线共设10座车站,包括全线牵引供电系统、疏散平台、综合监控系统工程等。
面对新市场、新环境,史朝斌深知:广州地铁建设引领全国,管理理念先进,文明施工严苛,只能以创新的理念、严格的管理、精湛的工艺,在广州地铁孤注一掷,放手一搏,才能成就电务人的天地,赢得地位,打响品牌,占领市场。工期就是承诺,从第一台变压器成功吊运就位开始,项目部就在不断打破常规,接受挑战。在高黄区间隧道施工界面不成熟的情况下,项目部通过严密部署,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将站内设备由轨道运输改为汽车吊运,利用一切办法借洞,保证设备按期就位。区间工程紧跟 轨道施工,抢抓一切“窗口时间”进行测量安装。关键时刻,电务公司九公司经理何贵龙从其他项目调集精干力量,支援项目,组织施工,干部职工抱成一团,深扎现场,掀起了大干高潮。从龙洞站变电所完成样板站验收,到区间工程样板段验收,从区间热滑、三权移交,到全线一次性电通,项目团队用样板定标准,用信念履承诺,经受住了业主挑剔眼光的考验。当全线列车热滑试验,顺利移交运营调试时,比原计划工期提前17天完成,得到了建设、运营、监理等单位的高度赞扬。项目部被评为“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广州轨道交通工程赛区优秀施工项目部”,获得“广州市建设工程优质奖”等荣誉,而史朝斌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认可,以二十九岁之龄被提拔为电务公司九公司副经理。
一个党员一面旗
鲜红的党旗在空中挥舞,掷地有声的宣誓声在坚毅的目光中愈加响亮。项目部启动了以“高扬党旗展电务风采,建功羊城创地铁品牌”为主题的党建活动。项目部总工、共产党员张智杰宣读倡议书,号召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把供电工程建成让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项目部安质部长史锐带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队员庄重宣誓,以振聋发聩、信心百倍的宣誓声承诺高效率完成施工任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窦铁成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员授旗,更是为项目团队增添了无穷力量。
史朝斌把控着施工全局,白天去工地检查,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主持召开会议,掌握进度,解决难题,优化施工生产计划。大干期间也正是最热的时候,压力与烦闷困扰着他,办公室的烟灰缸里总是堆满烟头,整个项目有太多的压力需要他扛,有太多问题需要他解决。“能有机会参加广州地铁这样高端的供电工程建设,感到很自豪,我们将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史朝斌那疲惫的脸上仍显得斗志昂扬。
工期紧,安全质量也不能松懈。“安全保生产,质量争荣誉”,这成了每个人心中的一把标尺。大干期间,史锐连续上了40个夜班,全程盯控现场施工安全。由于长期加班熬夜,睡眠严重不足,造成体质下降明显,后来腿经常抽筋,疼痛难忍。困极了,额头、眉骨、眼睛都疼,作为大家的“安全守护神”,史锐没有丝毫退缩,疼得难受时,他就用冷水冲洗一下,继续坚持。
工程部部长范良奇在会议室整理内业资料,不知不觉已到凌晨3点钟,一丝困意涌来,他准备去洗把脸“提提神”。刚走到院子里,被一个黑色身影吓了一跳,走近一看,原来是生产副经理王珂,他心里想着工期紧,任务重,着急得睡不着觉,正蹲在院子的水池边思考问题、琢磨方案呢。两人相互一笑:“看来这么晚加班的人不只我一个啊”。
“这个工程下来,我们作业人员没有拖过后腿,打的就是一场恶仗。”接触轨作业队队长李燕军提起自己带的队伍,更多的是骄傲。施工任务艰巨,连续十多天的加班加点,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10点,为了节约时间,中午、晚上两顿饭都是把盒饭送到工地凑合。连日的高温,让部分人员患上了热感冒,为保证验收如期完工,他们愣是坚持了下来。
对创新的执著
创新提升效率,已成为项目部的共识,技术人员尝到了新技术应用推动施工生产的甜头。从项目组建开始,张智杰就引入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并在项目中鼓励员工树立创新思维,大胆推进小改小革。
项目部组建了BIM技术工作室,经过不断的探索,在可视化工艺工法交底、现场施工指导、平台化项目管理等方面深入推进应用。张智杰组织开展了《BIM建模平台数据集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综合管控系统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工艺工法指导应用研究》等多项技术研究,将施工站点进行前期模拟碰撞试验,先后完成夹层电缆支架与消防管道路径、设备空间与消防通风空间布置等多专业合模碰撞。通过碰撞测试,解决各类路径、空间碰撞30多处,提出专业设计优化20多处,避免了传统施工流程所引起的后期工程设计更改、优化,避免了各专业之间路径问题引起的相互桎梏、窝工、停工等,为施工顺利开展保驾护航。项目部主持开展的《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中的应用》、《BIM技术在地铁变配电所及接触轨工程中的应用》等研究课题获陕西省首届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第二届陕西省BIM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三届“科创杯”BIM大赛二等奖、以及中国建协BIM大赛、“龙图杯”BIM大赛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在区间疏散平台施工过程中,在紧迫的工期面前,高效准确地测量很关键。以前疏散平台测量多采用墨斗弹线来测量高度,以及跨距定位,这种方法测量定位误差大,效率低。范良奇陷入了沉思,一种疏散平台测量小车的想法窜入了他的大脑。他找来物机部部长张骋和两名技术工人,采购了定位轮、测量杆、红外线水准仪及线坠,利用项目部既有的角钢加工测量车本体和底座,安装上测量杆、红外线水准仪后,运到施工现场反复调整优化,最终达到结构稳定,解决了地铁区间直线段和曲线段疏散平台钢梁定位问题,能有效地测量出线路曲线时各安装点限界的增减数值,模拟出行车在曲线的限界。该项革新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性好,安装方便,测量数据精确,效率明显提高,能保证疏散平台不侵界,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项目部将二维码技术推广应用于施工技术辅助与施工质量追溯,实现现场施工技术实时跟踪与设备安装信息的现场集成化管理。项目部通过技术创新,还在施工管理中改进了区间限界检测装置。
工匠们的坚守
作业人员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极致,改进工艺工法,不断优化品质,努力把质量从99%提高到99.99%,不断探索与提高产品质量。
项目部组织专业技术工程师与技术工人总结经验,编制专业化施工工艺工法手册,在现场设置施工工序牌,精细化工序、精准化流程,努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产品。变电所电缆敷设、二次电缆布线、终端接续工艺是考验供电专业施工水平的标杆。为了达到工艺美观,施工人员极致追求电缆排布平直度、防火封堵成型、电缆固定捆扎方向、间距,甚至每个绑扎带卡扣的方向都必须保持一致。为解决电缆终端工艺,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施工过程中对高压一次电缆头进行色标分相处理;二次电缆终端时,对工艺进行优化,将二次电缆弯曲成统一的圆弧,再进行压接,在追求外观统一美观的同时,也便于后期的运营维护。从钻孔清灰到螺栓固定,从接触轨轨缝间隙、到螺栓紧固强度,塞尺、力矩扳手,这些都已成为每一道工序的标准化工具。所有的优化创新、所有的标准要求只为追求完美工艺。
项目部深耕现场管理与专业技术培训,重点对作业人员从专业施工技能、安全知识、现场文明施工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以此增强工匠们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项目部组建了总工把控全局、专工跟进授课、安质主控安全、现场实操为主的专业施工培训、安全培训构架。项目部还邀请了以全国劳动模范窦铁成为代表的公司专业技师团队,对项目专业工程师、技术员进行跟进式技术能力培训,以典型力量和专业技术知识助力现场作业人员的技能提升。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170多场次,受训员工1900多人次,并适时开展大型安全演练、安全月主题活动等。
文明施工,是体现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窗口,是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展现。穿戴整齐、现场整洁、标识清晰,项目部保持每一个施工现场从人员到场地的规范管理。从预埋件警示防护到车站施工各类标牌的标准化统一配置;从现场吸尘器卫生清理到区间施工只带杯子,不留瓶子;从全线首家提出统一化、标准化设备防护方案到区间接触轨施工全线36500个螺栓的成品保护,一点一滴,都体现了项目团队对文明施工的极致追求。项目部以过硬安全管理能力,获得“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称号,荣获了中国中铁和中铁一局“安全标准工地”称号。
如今,项目团队继续扎根广州,积极投入到广州地铁21号线供电工程建设中。他们将以“精细高效”之志,创“唯实唯美”之功,回馈业主信任,用辛勤的双手助力广州地铁发展,为中铁一局在广州市场再立丰碑。
(通讯员 梁孟 樊刚 梁国君)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电(记者蔺娟)记者从8日召开的2018年陕西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陕西将对所有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据统计,到2017年底,陕西省有因病致贫返贫户26.14万户、78.46万人,占...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