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知青纪实文学《青痕》札记
床头灯下,半倚半躺,独自品味已打印成册的知青纪实文学《青痕》书稿,真的,不知是甜蜜还是酸楚,思绪万千,久久难眠。
《青痕》书稿共收录知青散文85篇,知青片断51首,这部书稿是我历时一年半,一字一句,一篇一首,撰书完成的,也是第三次打印成册,且篇幅不时追逐添加,文字不断修订完善,第三稿有20万字,主要还原本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真实写照,“力求一个知青的小传,呈现一茬知青的故事”,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气息、知青情结,具有地域史料价值。小心翼翼追寻尘封的记忆,宛若打开“潘多拉魔盒”,点点滴滴,温润心田,用饱蘸汗水之笔呈现那段短暂而有意义的青春,一个片断、一种农具、一幅图景、一串故事,图文并茂,真情流露。
2005年初,我已调入市区一家文化事业单位,天高地阔,接触许多人和事,发现不少人皆有知青经历,十分投缘,交谈甚欢,但仅限于谝得多、写得少,故百忙之中,我利用一周时间撰写出一篇万言散记“乡下岁月——我的知青故事”,当年第一期《职工文艺》刊发,用陕西话说,权当“谝闲传”。岂知时间不长,我收到四川广元一位知友的来信,大意是他感同身受并拿给自己的儿子阅读。我晓得,是启发教育咱的知青后代,其实,并未多想,也未在意。
一晃十年,伴随时光流逝,愈年长愈怀旧,不知为何,又萌生再续前缘。2015年秋,我向本市一位知名作家谈及这一念想,他称选材好,本地无人写,满是信任和鼓励。原本我多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加之对本地稔熟,本着“知青写,写知青”的理念,拟以《百名知青访谈录》的形式来写,我理出思路和提纲,依据掌握的情况,先给两位老知青联系,谁知,一个婉言谢绝,一个居住外地,静下心来思考发现难度不小,纠结不已。诸如此类事情颇多,好长时间,处于进退两难境地。深思熟虑,我打算重拾“乡下岁月”,毕竟自己也有过知青经历,不妨笔试一回。不图名利,只求启迪知青后生,实现个人愿景,想法就这么简单。
从前年10月起,我天天沉浸于“知青”二字,就像跳入沼泽,不能自拔,长久追忆,笔耕不辍。真的,撰写该书稿,吃苦受累自个明。其中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到了人知天命,几近玩命,图个趁人还灵醒,身体还行,初心不改,期盼早日填补咸阳北莽原上有关知青的一页空白。
决心已下,自我加压。我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匀速进行,写得多,又急欲检阅篇幅有无不妥和硬伤,于是,我就首发陕西网咸阳站,得到站长王保训等编辑的点赞,文到即编,篇篇皆发,并在网站开展了首档面向全市乃至全省“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活动,我几乎是该栏目的常客。
天下知青一家人。去年5月7日,我成为中国知青网一员,其目的是将不大成熟的初稿“晒”到网上,广纳征询老知青的真知灼见,收效不错。去年6月,得知由中国知青网等单位发起“全国知青出版物及作品展”的消息,当时,书稿还未写完,看到征稿像久旱逢甘霖,速按要求打印出《青痕》样书,寄往大赛组委会。10月28日,收悉获奖证书。其间,《读者报》《知青》《陕西工人报》和《咸阳日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吃大锅饭的日子》《回家的路》《学戏》等20多篇知青散文;《五月》创刊号文学杂志,选发了一组知青散文《黄土原的土坷垃》《票证年代》等5篇,其中《吃水的滋味》被凤凰网历史栏目转载,兴奋不已。
夜深沉,再次抚摸《青痕》书稿,心绪难平,我不由感叹:不枉知青岁月,权且青春留痕吧!
□张翟西滨
新闻推荐
寻找新的科研方向,是张秋禹教授的不懈追求。(资料图片)通讯员吴秀青本报记者吕扬2018年1月8日,是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张秋禹及其团队成员终生难忘的日子。张秋禹团队完成的“吸附分离聚合物材料结...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