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陕西自贸试验区特色化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高振博 实习生 曹亦卿
陕西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至今就快一年了。从全国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布点来看,目前自贸试验区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布局比较合理、均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各有侧重、特色明显的自贸试验区分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陕西自贸试验区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探索符合自身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的发展模式?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
深刻理解自贸试验区本质功能
在卢山冰看来,深刻理解自贸试验区的本质功能,是建好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前提。国家在自贸试验区的定位上明确了“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三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为国家试制度”,就是自贸试验区要解决国家层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自贸试验区要突出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试验区内率先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
“为开放搭平台”,就是指所有的自贸试验区要在对外开放上积极探索新路径和新做法,通过利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优势,在试验区内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开放格局,通过聚集国际和国内高端要素,打造一批对内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相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新平台,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为地方谋发展”,就是要突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试验区内部的核心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带动所在地区产业功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制度创新高地
“自贸试验区不是国家给这个区域多少优惠政策,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卢山冰说,自贸试验区建设要突出和强调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形成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自贸试验区可以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上先试先行,推出与国际接轨、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和国家改革创新体制要求的法规,率先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规则和制度体系。因此,政府职能转变是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自贸试验区要建设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中,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政府边界,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在建立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上,实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重点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提高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探索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卢山冰表示,自贸试验区一定要聚集要素资源,聚焦产业发展,才能做大做强片区影响。通过对国际自贸园区和国内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的梳理,不难发现,从国际典型自贸园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依靠园区内实行高度自由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政策,非常有利于吸引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效应。
例如,爱尔兰的香农自贸园区主要发展航空租赁业,同时在高端电子制造方面,以制造自动柜员机闻名世界。在国内,上海自贸试验区积极发展航运服务业集群、金融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高科技产业和金融聚集区建设,这些自贸试验区都各自形成了相应的产业特色。
卢山冰说,陕西自贸试验区在发展中,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利用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大力营造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探索出以“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新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宇张电达)记者昨日获悉,坚决遏制钢铁企业重特大事故发生,省安全监管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016年起,省安全监管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