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13年前,徐惠民做出一个滑轮,给半身不遂的妻子刘学真带去了康复的曙光。通过滑轮来锻炼,刘学真的手臂没有萎缩,如今还能抬起来了,生活也基本能自理 滑轮见证美好爱情

宝鸡日报 2018-01-17 16:43 大字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为心爱的人设计专属于她的礼物,绝对算得上一件浪漫的事吧!

在市区清姜东二路凌云二现场小区,一个围绕滑轮展开的故事,打动了记者。

主人公是位 75岁的老人,他叫徐惠民。1月 12日,记者在徐惠民家中看到,一个滑轮被固定在卧室门头上,滑轮上系着一根粗绳,可以上下拉动。在客厅和卧室之间,还挂着几根长绳。设计滑轮,挂起绳子当扶手,这都来自于徐惠民的突发奇想。13年来,刘学真每天用滑轮来锻炼,抓着绳子在房内活动,这些小物件见证了徐惠民和半身不遂的妻子刘学真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

在徐惠民温暖的家,记者听徐惠民和妻子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为了妻子康复他做出滑轮

徐惠民今年 75岁,与妻子刘学真相识于 1968年。徐惠民在部队当兵,刘学真住在他家隔壁。刘学真从小生活过得艰苦,她是 7个姊妹中的老大,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在外工作,她需要帮母亲承担许多家务,因此养成了懂事泼辣的性格。徐惠民母亲沈九茹看在眼里,对这个小姑娘十分疼爱和欣赏。

经沈九茹撮合,徐惠民与刘学真于1970年结为连理。二人婚后生活平静如水。徐惠民退伍后成为一名客车司机,妻子在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做人事工作,他们相互鼓励,共同扶持着走过了漫漫岁月。

退休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原来,刘学真爱跳交谊舞,爱打乒乓球,但又患有高血压。 2004年 7月 28日,刘学真打球时间长,可能因为太兴奋,次日上午就中风住院了。这次患病使她左脑神经受损,右半边身子失去知觉。外号是“快嘴”的刘学真,从此变得口齿不清。住院 40天,徐惠民寸步不离守候在病床前,喂饭、换衣服、接屎接尿,不敢有一丝马虎。

出院后,徐惠民不仅照顾妻子起居,还包揽了家务。他十分疼爱妻子,哪怕是外出买菜,也小跑着回家,生怕妻子在家摔倒。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位老人手臂萎缩,询问后得知,这位老人半身不遂仅几年时间就成这样了。这件事刺激了徐惠民,他不愿看到妻子将来也发展成这样。

起初,徐惠民用自行车改装成一辆轮椅,陪着妻子在楼下走路锻炼。可是时间一长,徐惠民难以抽身照管自己,感到十分疲劳,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不能一个人白加黑,她的病逼着我想办法。”徐惠民说,他根据所学的机械知识,做出一个滑轮,将其固定在卧室门上,敦促妻子通过拉动滑轮来锻炼手臂。

每天训练 1200次回报丈夫

1月 12日,记者在徐惠民家中看到,这个滑轮十分醒目。它直径 20多厘米,被固定在了卧室门头上,滑轮上系着一根粗绳,可以上下拉动。在客厅和卧室之间,还挂着几根长绳,这些长绳都是由三股尼龙绳拧成的。

几乎每一个走进他们家的人,都会对这些小物件感到好奇。直至坐在手扶椅上的刘学真站起来,你就看明白了它们的作用。刘学真的右手还不能活动,因此滑轮上的绳子绑着一块手套大小的红布。每次锻炼前,刘学真都会把右手套在红布里,随后左臂上下拉动,带动右臂上下摆动;而那些挂在屋内的长绳,类似于公交车上的长扶手。每当刘学真要去厨房和卫生间时,就会拉着挂在上方的长绳,缓慢地行走。“现在你看到的滑轮,已经是第二个了!”徐惠民说, 2005年,他做出了第一个滑轮,是铁做的,拉动时声响大,影响邻居休息。 2008年,为了改进噪音大的缺点,他重新绘制出草图,并找到技校老师帮忙,制作出第二代的胶木材质滑轮,新的滑轮声音小,结实耐用。

挂起绳子当扶手,也来自于徐惠民的突发奇想。原来,刘学真每晚都要起夜两次,每次都要叫醒徐惠民来扶她,徐惠民因此睡不好觉。一天晚上,刘学真不忍心打扰熟睡的丈夫,自己拄着拐杖去厕所,结果摔倒了。徐惠民看到十分心疼,懊悔自己没在身边。从那天起,徐惠民外出从不敢超过两小时,出门时常要麻烦邻居照管妻子。这不是长久之计,没过多久,徐惠民又在屋内挂起几根长绳,让妻子抓着绳子在房内活动。

徐惠民还是妻子的专职教练,为她制订了一日三次的锻炼计划。徐惠民在家时,会在一旁帮她数次数;如果有事外出,每次回家后,他都问妻子是否锻炼了。丈夫的一片苦心感动着刘学真,她决心用行动回报丈夫。这些年,她不断加大训练强度,从一开始的每天 600次,到如今每天1200次。

当记者问她,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动作,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刘学真眼中噙着泪水,一字一顿地说:“我老头对我好。我自己不好,我老头就要辛苦了。”

希望将滑轮推广给残疾人

13年过去了,尽管因为妻子的病,夫妻俩无法携手去远方旅游,也不能一起逛菜市场、公园,更不能帮儿女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二老的生活却很平淡、很满足。

徐惠民没有因照顾妻子而变得烦躁。相反,他的性格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平和又乐观,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望着身边步伐缓慢、话语不清的妻子,他的眼中总是投射着一束温柔的光,言语中时常表露出对妻子的爱与欣赏。每当看着妻子再一次拉动滑轮,他都会竖起大拇指,不断鼓励她说:“你真棒,真有毅力!”

通过滑轮来锻炼,刘学真的手臂没有萎缩,还能够抬起来了,生活也能基本自理。近几年,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徐惠民外出锻炼买菜,刘学真在家锻炼手臂。回家后,妻子和面、炒菜,徐惠民切面、洗碗。每到周末,刘学真还会做最拿手的浆水面,邀请丈夫、儿女一块品尝。

小区里的很多邻居目睹了刘学真这十多年来的变化,都感到惊讶和赞赏。但他们不知道,刘学真身体好转的秘诀其实就在这滑轮上。的确,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不仅体现着主人的智慧,还是爱的一种无声表达。徐惠民对妻子的爱,就隐藏在这小小的滑轮中,隐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这种滑轮既简单又实用,非常适合在残疾人家庭推广。”徐惠民说,这种滑轮不仅能将病人家属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十分有利于病人康复。如果残疾人家属感兴趣,他十分乐意教给他们这种滑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新闻推荐

农村供水工程改革试点全面铺开

陕西省日前印发《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方案》,在陕南三市全面展开“量化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创新工程建后运行管护机制,确保供水设施长久永续发挥效益。此次确定,该省在...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