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命运的咏叹
即将付梓的《春满秦岭—往事记忆》(三秦出版社出版),作者范夫生的名字在陕西文坛虽不响亮,作品却很成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色:
第一,题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真实性。《春满秦岭—往事记忆》由“亲情往事”“岁月往事”“知青往事”“晁峪往事”“列车往事”五个部分组成,无论哪一部分,也不管写哪里、写谁,所有文章除“列车往事”外,都集中在宝鸡拓石车站及附近的那一片区域所发生的“往事”上。作者认为“美好的记忆都在苦难里”,所以作品记录的几乎都是苦难,都是那些小人物的苦难,记录的都是那个年代里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这些小人物有作者的亲人,也有作者的同学、同事、邻居和朋友,还有下乡插队所在地的群众。作者真实记录了那个特定的时代,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把一群可亲可敬、可怜可悲或者可憎可笑的小人物写出来,活生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因为它是那个特定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是那个特定时代小人物命运的咏叹,尽管作者主要叙述的是拓石及周边地区的往事,但他反映的却是那个年代全社会的真实状况,是一个微缩的胶卷,他为以后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最底层、最原始、最真实的事实根据。
作者范夫生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农民、工人,也当过单位领导,有相当的生活经历、阅历和文学积累,更有比较开阔的视野、胸怀和深刻的思想,因此这部散文集中,无论是他对亲人的缅怀、对孩提时代的回忆、对下乡插队生活的讲述,还是对往昔岁月的回望和反思、对现实的分析、对人生的思考,都很客观、很冷静、很理智,写得也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第二,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且富有个性。《春满秦岭—往事记忆》这部散文集基本上都是写人物,运用笔墨最多的是写父亲、母亲,分别用《永远的父亲》《父亲的董志塬》《想念母亲》《母亲借钱》《母亲的黑面锅盔》等多篇文章表现。作者饱含深情,从多角度、多侧面、多事例写出了父亲坚强敬业、慈爱、刚正,体现出了母亲坚韧不拔和要强的性格等。
作者笔下其他人物也非常生动,如慈眉善目、聪明智慧的郑奶奶;漂亮、善良、有文化,屡遭“运动”欺辱,爱国之心依然如故的俞阿姨;能说会道,爱说闲话屡栽跟头却不思悔改、害人害己的造反派王大炮以及刚直不阿的唐老师、一时糊涂嫖娼的宋老师、爱读《圣经》的牛大娘、买葱花饼的老吴、俄语老师王思多伊、老红军张老伯、原市报记者王东工、传奇人物刘大爷、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多多等等。
第三,语言简洁凝练、朴素自然。《春满秦岭—往事记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絮絮叨叨的语言,这部散文集每篇文章的文字都非常干净,语言简练、自然、朴素、幽默、风趣,叙事从容不迫,故事娓娓道来,笔触细腻,充满灵性,读起来非常舒服,有一种审美的快感。
《一包桃酥》是篇短文,父亲因胃病住院,其学生送来一包桃酥。此时的作者没见过桃酥是什么样子,父亲让他吃,他舍不得,但又想尝一尝桃酥的滋味,于是趁父亲睡熟忍不住吃了剩下的半块,“看着被吃空的麻纸包,我内心一阵恐慌和懊悔,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半块桃酥,现在确实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可是珍贵的美味佳肴啊!那是病中父亲唯一能吃的食品,那是平常人吃不到的东西。作者细腻的细节描写和真情的叙述,使一包桃酥有了浓郁的师生情、父子情、人间真情,读了不由让人泪雨纷飞。
一位名作家曾说,“写小说就是讲故事。”范夫生的一些散文也在讲故事,比如《郑奶奶》《王大炮》《贾正宗》等,郑奶奶起起落落、一波三折、有惊无险、一生平安。王大炮在文革中,为报复整自己的段长,起来造反,当上了武斗队长,横行一时,派性斗争中搞出人命。文革结束后被判刑,最终自己成了疯子。贾正宗是当地有名的混混,借救过游击队队长一事混得一时风光,最终也没有好下场。这些故事不但传奇、生动,也告诉读者一个事实:恶有恶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正直和嫉恶如仇。
范夫生的人品有口皆碑,一直为同事、朋友所称赞。文品如人品,原来文好是因为人好啊!
新闻推荐
1月10日,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在活动现场展示擒拿格斗实战技能。本报记者韩岩摄本报讯(记者韩岩)1月10日是全国第32个“110宣传日”,陕西省各地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走上街头,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