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维他第一个实施开胸手术 马拉维国家电视台专挑“大年三十”播出采访他的专题,以此致敬中国医生
医路往事
主办单位: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华商报社
人物档案
姓名:李曙东
职务:陕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援外时间:2011年3月-2013年4月
援外批次:第二批援马拉维医疗队员
援外感言
在马拉维援外的两年,我遇到了许多国内见不到的疑难复杂病例,开展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高难度手术,不仅要做常规手术,还要做当地医生和外国医生做不了的手术。这成为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
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在马拉维属于高发疾病,但在他去之前,没有人能实施开胸手术,帮患者切除肿瘤。
这位不远万里来到马拉维的中国医生,凭借高超的医术,用手中的柳叶刀,在一转一合之间,为众多病痛缠身的非洲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也让当地医生和外国医生刮目相看,书写着属于中国医生的自豪与荣耀。他就是陕西第二批援马拉维医疗队员、陕西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曙东。
消化道肿瘤高发他去之前没人能做开胸手术
2011年3月,胸外科专家李曙东和其他15名医疗队员赴马拉维执行医疗任务,其中8名队员留在首都利隆圭,李曙东等8名队员去了北部的姆祖祖中心医院,李曙东担任“点长”。
李曙东介绍说,马拉维当地居民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比较多,但当地医疗条件非常差,正规医生没几个,在他去之前,没人能做开胸手术帮患者切除肿瘤,包括其他国家派来的援外医生也没人能做。因此,大量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只能采取造瘘术的姑息疗法,这种疗法只能缓解患者吃饭、喝水的痛苦,并没有根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肿瘤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依旧威胁着患者生命。
李曙东的到来,犹如他的名字一样,像一道来自东方的曙光,照亮了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命之路。在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他开展了大量开胸肿瘤切除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当地医疗条件差 为实施手术自制电刀
来之前虽然知道姆祖祖医疗条件差,但亲眼目睹后还是有点难以置信,“这里只有一些基础的手术器械,而且非常不好用,在国内简直不可能用。抗生素等常规必备药经常短缺,偶尔能找到一些头孢、青霉素、链霉素之类的药物。”李曙东感慨地说,在这种医疗条件下实施手术,尤其是开胸手术,特别考验医生的基本功和实力。
食管癌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大,为了减少出血,必须使用电刀,它在切除的同时能起到止血作用,但当地连一把完好的电刀都没有。“只有刀柄,没有刀头,我就把废旧器械上的刀头拆下来,再想办法跟刀柄连接在一起,自制了几把电刀,才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李曙东回忆说。
去马拉维时,李曙东从国内带去了一些手术器械,第二年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姆祖祖中心医院的院长从马拉维卫生部专门申请了2000多美元“巨额”经费添置了一些设备,这才保证了日常手术的正常开展。
切除10多厘米长食管肿瘤 马拉维国家电视台采访了他
因为手术水平高,一些当地医生和外国医生都做不了的大手术,后来都交给李曙东做,不少患者专门从首都来到姆祖祖找他做手术。
曾有一名20多岁患有食管癌的女孩,专门来找李曙东做手术。这名女患者食管内存在肿瘤的部位长达10多厘米,半年前做过胃造瘘术,但饮食和生活痛苦不堪。在有限的条件下,李曙东凭借精湛的手术手法,成功为其实施了高难度的“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切除了长达10多厘米的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为此,马拉维国家电视台记者专门来到姆祖祖采访李曙东,接受手术的女孩在节目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拍摄完毕后,还专门挑中国的“大年三十”这天,在马拉维国家电视台播出,以此致敬中国医生。
这条新闻报道在马拉维国家电视台循环播放了好久,以至于李曙东成了名人:在大街上、在机场,总会有当地居民认出他,热情地称呼他“Doctor李”。
“因为生活习惯不好,医疗条件又很差,因此在马拉维,很多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国内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李曙东说,在马拉维的两年多,他遇到了许多国内见不到的疑难复杂病例,开展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高难度手术,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新闻推荐
12月22日,公安部交管局召开视频会,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立即开展酒驾整治行动,以餐饮娱乐场所周边道路、城郊结合部和县乡道路、重要村镇和集市周边道路为重点路段,以农村红白喜事、赶集赶圩、重大民...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