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王双明 当好科技创新的实践者

三秦都市报 2017-12-13 03:06 大字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王双明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的增选结果,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王双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王双明长期从事煤炭资源勘查与矿区环境保护工作,是煤炭地质与勘查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王双明致力于卾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勘查和矿区环境保护研究30多年,在找煤、探煤、采煤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总体分布规律与资源总量,为部署规划煤炭工业战略西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综合勘查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大型勘查工程,将煤炭地质勘查引领到了高效高精度综合勘查新阶段。提出了生态脆弱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新技术,为我国煤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技术支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王双明主持完成的国家重大地质项目“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破解了成煤层位多、成煤作用复杂、成煤盆地后期叠合改造强烈和勘查资料严重不足等难题。发现了成煤区围绕盆地中心无煤区呈环带状分布的成煤规律,查明了全盆地2000m以浅煤炭资源为19765亿吨,1000m以浅为6561亿吨,地质条件适合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能够满足全国100年以上用煤需求的巨大潜力。在探煤上也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地震、磁法、钻探技术优势,建立了综合勘查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大型勘查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创新。针对采煤对地表生态和地下水的损害特点,揭示了生态脆弱矿区地表生态与地下水埋深的依存关系和安全生态水位,发现了煤层上覆岩层的隔水性是维系生态水位的重要地质条件,避免采煤对隔水性造成损害是保护生态水位的关键。据此,提出了以研究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隔水性损害为基础,以限制隔水性损害区、控制隔水性变化区、鼓励隔水性稳定区开采为原则,以避免和减小生态水位下降为核心的矿区环境保护新技术,为煤炭绿色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王双明主持完成国家、陕西省重大地质研究和勘查项目,组建了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创新团队,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教授级高工9人。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双明表示,当选院士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力发挥地质老兵的引领带队作用,充分利用中国工程院这一国家学术平台,当好科技创新的实践者、青年英才的培育者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本报记者王嘉

聚焦·两院院士

新闻推荐

李伦长篇小说《迷失之鸟》出版

本报讯(记者查正亮)近日,作家李伦的长篇小说《迷失之鸟》,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长达40多万字的小说,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讲述了一个保险营销员的故事。同时,也展...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