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韩家湾煤炭公司让“创新之翼”振翅高飞

陕西工人报 2017-12-12 09:08 大字

鸟欲高飞先振翅,企欲腾飞必创新。挥洒了激情与汗水,韩家湾煤炭公司的发展春天如期而至,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尽收眼底。截至10月底,该公司完成3项科研项目,120余项全员创新项目,无疑让追赶超越中的韩家湾煤炭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让创新者有位,让实干者出彩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说起综采队霍远志,他可是韩家湾煤炭公司的创新达人。2009年毕业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的霍远志,凭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毕业至今2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让他成为了年轻人里的创新达人。在担任综采队技术员期间,他所完成的《转载机架桥槽溜煤斗项目》先后荣获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技术改进类银奖、陕煤集团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15年5月他被授予陕煤集团第五届“十佳青年岗位技术明星”称号。一个个成绩,一项项荣誉使他成为了职工学习的榜样。2016年,年仅29岁的霍远志被公司重用提拔为综采队技术副队长。

1989年出生的陈亚鹏,毕业于铜川煤技校。虽没有高学历,没有好基础,但他把每次设备故障都当成学习的机会。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工人逐渐成长为综采队检修班工长。“创新路上无止境。”简单的话语,透露出陈亚鹏对创新执着的追求。截割电机固定改造、采煤机花键轴工具改造等10余项技术创新,一次次为综采队破解了生产难题。2015年3月,年仅26岁的陈亚鹏,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被提拔为综采队副队长。“他是综采队成立以来最年轻提升最快的干部。”综采队党支部书记张增彦说道。

像霍远志、陈亚鹏这样的年轻人在韩家湾煤炭公司还有很多。这种以实绩论英雄,让创新者有位,让实干者出彩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效的激情与活力。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7年1月,在韩家湾煤炭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上,7名干部职工在领奖台上登台亮相,分别荣获该公司2016年度“五小创新”一、二、三等奖,并每人获得了2000至5000元不等的奖金,若干优秀奖也获得了1000元的奖励。

据了解,为激励全员创新热情,该公司每年除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外,还将全员创新与职称评定、工程技术员考核、职务竞升等相互结合。同时,该公司定期对创新创效活动进行督导和推进,为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人员提供所需设备和必要的工具、材料、配件等,及时解决创新创效中的实际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创新成果推进会,针对规定推广的创新项目,必须按期完成,未完成的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及时把认定的全员创新成果以及原创人照片、创新成果内容做成排版在井口展览,并利用公司电子大屏进行播放宣传,让创新者“名利双收”。

“我们队会根据职工创新项目的推广价值,给予创新人员100-200的工分奖励。”除了公司层面的表彰奖励,该公司各区队内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效工作,该公司积极开展“金点子征集”、“五型五带”、“创客进行时”、“一个党员一个创新项目”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热情,形成了“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的全员岗位创新工作格局,使“草根”创新在矿区蔚然成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以前密闭墙掏槽,每次施工我们都要手捧30多斤的风镐,自从发明了吊挂式“风镐掏槽施工法”,现在掏槽确实省力,方便了。”

“现在我们购买了CFCA电子钥匙,使用电子钥匙登陆网上交易平台与发电厂直接进行购电交易,目前交易了四次,已经为公司节约电费37.1万元了。”

““转载机进料口加装犁煤装置”一项改造,每天即可多生产原煤1200吨左右……”

播下“创新”种子,收获累累硕果。3-1煤掘进巷道断面优化项目、井下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项目、电液控液压支架改造、选煤厂自动加药系统改造等120余项全员创新项目,为该公司攻克了大量安全生产难题,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该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攻关项目,今年来完成3项科研项目。3-1煤回采巷道支护参数研究项目,使得工作面每米巷道节约支护费用44.57元;水文地质累心划分项目研究,有力确保了无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主运系统自动监控的升级改造,实现了矿井运输皮带生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曹永龙)

新闻推荐

李冬玉率团访问埃及和保加利亚

本报讯(记者齐小英)12月2日至9日,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率团访问了埃及和保加利亚,分别会见了埃及商务部部长助理穆罕默德·俄巴图库巴和保加利亚国民议会环境水源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会...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