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全国城市群规划年内有望全部完成

拂晓报 2017-11-20 16:37 大字

近年来,中国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发展规划均已相继落地。在此基础上,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又有多个城市群规划将按程序上报国务院。今年,城市群规划的工作有望全部完成。

“关中平原、呼包鄂榆等跨省级城市群规划,已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并将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各省负责编制的省内城市群规划也进展顺利。城市群规划的工作有望今年全部完成。”胡祖才近日表示。

据发改委介绍,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以陕西为主的关中及周边甘肃天水、山西临汾和运城、河南三门峡等地区应抓住机遇。

对于城市群规划,业内人士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城镇化格局中具有“纲举目张”的独特作用。在规划中,要科学划定城市群范围,合理确定城市群及各城市的定位,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着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出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

城市群规划加快编制的同时,各大城市群的发展步伐也在持续加快。当前,东部地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地区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东北地区的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都保持较快发展,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城市群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城市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3.0%的人口,创造了39.4%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城市群将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城镇化非常重要的格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在建立城市群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武汉、成都、郑州等中心城市建设,加强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当前,一些地区涌现出了一批产业特色县地,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结合出现了新亮点,城市生活边界性和密集度逐步提高。

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部分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表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未来将是我国大部分人口与产业的承载地,只要城市群地区不同城市和城镇之间协调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格局就形成了。邱海峰

新闻推荐

兵马俑惊艳亮相 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

新华社美国里士满11月18日电(记者孙丁殷博古)“辉煌大秦——兵马俑”特展18日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市的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特展的展品共有130余件,包括各式青铜兵器、礼器...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