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头条评论 老龄化社会需要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 杨鹏

华商报 2017-11-20 02:28 大字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华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自从2007年陕西省人民医院设立临终关怀机构——宁养院之后,曾有部分医院、家政机构尝试这一领域,然而大部分因种种原因中途放弃或未能到达良性发展。

尽管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客观地说,相对于“优生”,“优逝”则一直是个不常被触及甚至忌讳的话题。不过,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生和死是最大的一件事,我们重视生,也不要忽视死,死应该和生同样重要。”近年来,能够看见,死亡教育、安乐死、临终关怀等等与“死”有关的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舆论场上的热点议题,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这个曾经被忌讳或者拒绝的话题,正在一点点取得共识。

很大程度上,这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无关系。确实,临终关怀已经成为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增长迅速的一个新需求——许多老年人患了重病去医院寻求治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当现代医学技术无能为力时,他们或者在病床上煎熬,或者被劝退出院,总之大都在痛苦中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难以让生命在临终时保有一份安宁与尊严。因为,一方面,可以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机构僧多粥少、杯水车薪,另一方面,面对亲人时日无多,家属也往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无法提供专业的护理。

也就是说,当现代医学技术无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得不转向“减轻痛苦”时,恰恰需要的就是“临终关怀”的补位。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临终关怀研究和实践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还尚未建立系统的专业化服务,且步履维艰,将临终关怀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呼声还在等待回应。难怪有人说,临终关怀也需“关怀”。但也要看到,发展临终关怀服务,加强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已经被明确为未来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今年出台的《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从床位、科室、人员设置方面提出更加细致的要求,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有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

当然,正如报道里所言,“做临终关怀,主要面临着医护力量、费用保障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局限”。现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问题所在正是努力所向,说到底,老龄化社会,不能没有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相关报道见A07、A08版)

新闻推荐

联通全国营业厅支持银联二维码扫付

三秦都市报记者从陕西银联获悉,从即日起,民众只需打开“银联钱包”或其它支持银联二维码的APP,向中国联通营业厅的收银员展示付款码“扫一扫”,就能快速完成付款。此次与联通合作,是银联打造移动支付...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