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韩城矿业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出新活力

陕西工人报 2017-11-14 10:11 大字

一项不起眼的小发明、小革新,却可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小小的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成果,就可以解决困扰安全生产的大难题。

韩城矿业公司建成职工“五小”(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3个,其中,被省级命名2个。2013-2017年,创新工作室共立项“五小”创新项目1000多项,攻关700余项,创新成果500余项,推广应用300多项“五小”创新成果。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引领职工全员创新、打造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有”标准让职工创新工作室充满活力

万众创新成为韩城矿区职工的自觉行动。2013年以来,为解决韩城矿区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难题,韩城矿业公司鼓励职工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公司相继出台了《陕煤韩城矿业公司职工合理化建议和“五小”创新管理办法》《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五小”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奖励标准和资金来源,把职工“五小”创新资金与公司科研资金同计划同下拨,公司半年评审表彰一次“五小”创新成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目标,提出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创建。“六有”即:有高技能人才(劳模)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创新团队有一名获得公司级创新成果奖的职工参与创新;有面积较大(2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的固定创新场所;有设备设施;有各种制度;有创新研发经费保障。按照这一标准,2014年3月,韩城矿业公司第一个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下峪口矿建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又相继建成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桑树坪矿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

破解生产难题带动全员创新

丰富的科技成果是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存在之本、发展之源。职工创新工作室聚焦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治亏创效的难点、重点,确立了立项一批,研发一批,技术攻关一批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五小”创新工作室各成员的创新潜能。

下峪口矿创新工作室团队带头人刘亚平,先后有1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公司表彰,有2项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节银奖,他个人在自我创新的同时,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创新。针对井下安装或拆除综采支架装车易造成掉道或翻车的实际,刘亚平和他的团队成员郭永峰对原有的装车平台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装车平台,节省了人力,过去需用几个人运道木、单体固定装车平台和板车,现在仅需2人就可完成装车任务。提高了工效,以往装一台支架,仅固定工作就需要20多分钟,现在几分钟就可完成。针对耙斗机厂家生产的卡轨器配件上端连接点长期磨损并受井下底板潮湿影响,导致卡轨器下卡口严重变形给安装维修造成难题的实际,桑树坪煤矿职工王胜利研发出了“胜利耙斗机卡轨器”,该卡轨器与原卡轨器相比,安装方便,节省工时,效果明显,特别适合在井下上山斜巷施工中应用。

创新工作室在发挥阵地和平台优势的同时,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通过岗位练兵、师带徒,创新成果模型展览、现场研发交流学习等方式带动了更多的职工参与到了“五小”创新活动中来,发挥了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和带动作用。

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不断出新成果,永葆创新活力是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生命力所在。为深化创新工作室创建,韩城矿业公司工会出台推进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单位创新工作室的职责与任务,制定创新工作室奖惩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学习制度等10多项制度。工作室坚持以劳模挂帅、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小”为技术创新方向,持续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矿区科技创新发展上来。面对矿井灾害治理和机械化装备技术的需要,职工创新工作室组织职工定期学习“充电”,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活动,注重导向引领,从影响生产中的不方便、不合适、不经济、效率低、实用性差等问题入手,瞄准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抓住亟待解决的难题,鼓励职工大胆进行改进和技术创新,先后在机电运输、通风管理、生产技术方面进行多项技术攻关,有50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公司评审认定,10多项成果在陕西省第三、四届科技节上获得金、银、铜奖。

按照规划,韩城矿业未来两年将再建3个以上职工“五小”(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为韩城矿业追赶超越转型升级发挥作用。(袁国栋)

新闻推荐

陕西省为肺结核患者制定管理服务方案 患者有了责任医师团队

本报讯(记者王燕)记者11月13日从省卫计委获悉,为深入推动健康扶贫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全面落实结核病分级诊疗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省卫计委日前组织专家制定了《陕西省肺...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