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跳出城墙思维 融入一带一路

西北信息报 2017-10-17 09:44 大字

2000多年前的长安,各国使节、商团、学者纷至沓来;2000多年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次让陕西经济发展得到拓展,也为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伟蓝图正从容铺开。

 贸易有来有往 长安号首趟满载货物回程

作为一家老字号粮油企业,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远赴哈萨克斯坦投资,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历史性机遇,给市民带来了“舌尖上的福利”。

2016年,爱菊集团从哈萨克斯坦进口2300吨油脂(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并于2016年3月26日顺利抵达西安港。这标志着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陕西与中亚地区铁路贸易首次实现“有来有往”,为内陆地区与中亚、欧洲开展贸易往来,特别是为通过铁路从当地进口大宗的货物探索了一条道路。更值得欣喜的是,今年4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爱菊也迎来新一轮发展。

截至2017年7月30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累计开行395列,今年开行110列,累计运送货物总重达55.2万吨,今年12.8万吨。

日本的药妆、德国的刀具、澳大利亚的保健品,这些都是西安市民马女士日常购物清单里常常出现的产品。早年以前,为买这些还需找各种代购。如今,西安有了国际港务区,这些“全球买”的“小事”将会变得更为便捷。

 搭建交流之桥 把贾平凹推向更多国外读者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漫漫长路中,陕西一直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2100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搭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外交部部长王毅曾这样向世界推介陕西:“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是从哪里来,那么大家就到陕西去看一看……如果大家要了解中国今后向哪里去,我建议大家也要到陕西去,目睹古丝绸之路起点。”

来自土耳其的西北大学留学生白宇新(中文名)特别喜欢陕西作家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他想把贾平凹的作品翻译成土耳其语,介绍给土耳其读者,让更多的土耳其民众了解陕西、了解中国。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表示,近年来陕西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方位推进教育合作交流。

据了解,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大学加盟,并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与联盟内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实现无限可能 站在丝路起点拓展国际旅游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陕西省旅游部门抢抓机遇,深化国际旅游合作。2016年,陕西接待境内外游客44912.92万人次,旅游收入381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5%和26.87%,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的综合贡献率高达15.22%,对社会就业的综合带动比例已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18.23%。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通过旅游进行的民间交流,促使着“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

在陕西“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中,特意强调着力构建国际旅游中心。未来陕西将推进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完善省级旅游运行监测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实现旅游日常监管调度及应急指挥数字化、网络化。加强旅游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陕西,构建陕西旅游海外宣传推介网络。

陕西还将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构建“丝绸之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建设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增强陕西旅游品牌国际竞争力。

如今的陕西跳出“城墙思维”融入“一带一路”,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陕西的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龚仕建

新闻推荐

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九大 省级老同志考察渭河综合治理情况

本报讯(记者屈荔鹏通讯员王耀科苏成君)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10月16日,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以“喜迎十九大、点赞陕西发展、助力追赶超越——三秦夕阳正红”为主题,组织安启元等25名省级老同...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