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众人赞 一心甘做好儿郎 好人李兴明40多年义务赡养7位老人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家住水川镇均安村四社的李兴明来说,他就是这么做的。40多年来,他除了赡养自己的双亲以外,还义务赡养了5位长辈并为其中3位老人养老送终。现在,他还照顾着87岁高龄的六婶和同村87岁高龄的一位婶子。
一件普通的事做3天、5天是件普通事,但连着做3年、5年,甚至40年,那就不是一件普通事了。在赡养老人方面,李兴明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坚持做了40多年,他不仅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更成为新时代值得人们学习的楷模。
李兴明近照。
同村一位老师给李兴明写的表扬信。
李兴明正在给六婶插氧气管。
李兴明的部分荣誉证书。
闲暇时间,李兴明总是喜欢摆弄葡萄藤架。
先后为5位老人养老送终
日前,记者来到李兴明家里,只见朱红色的大门、院内干净整洁的砖瓦房,洁白的瓷砖擦得锃亮。院里高架上一串串葡萄和架下的菜园子长着各种各种的蔬菜,让人感觉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穿过水泥院走进上房,干净的地面和一尘不染的家具令人感到格外舒服,炕上的六婶正在吸着氧气,看到有人进来,她露出了笑容。
“这是我六婶,上个月因为不小心摔倒了,胯骨受了伤,现在不能下床,生活无法自理。虽说我们每天精心伺候老人,但是生病了的老人更让我心疼。”李兴明有些难过地说。
李兴明告诉记者,他们家有三十多口人,弟兄们没有分家,家里还是他说了算。说起这么多年来他照顾、赡养老人的事儿,李兴明坚定地告诉记者:“如果把这件事按照10分来打分的话,我的老伴占6分,孩子们占3分,我只占1分。”
李兴明说,他从小就被过继给了二叔二婶,父亲希望他将来可以为二叔二婶养老送终,而这位二叔也只是父亲的同村堂弟。长大以后的李兴明虽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他并没有对亲生父母有半句怨言,他依照父亲的教诲,承担起了照顾二叔、二婶和自己亲生父母的重任,随后,他又将同村的六婶六叔接回了家。在老人们健在的那些日子里,只要有好吃好喝的,李兴明总是先让老人们品尝,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一家老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1989年,74岁的二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多病的二叔也因小脑萎缩瘫痪在床。平日里端饭喂水、洗脸洗脚,李兴明的老伴还可以搭把手,可是穿衣翻身、擦拭身体就全靠李兴明了。面对这些,李兴明没有一句怨言,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翻身擦拭,他始终如一,耐心细致,直到1999年老人去世。
就在二叔过世后没多久,李兴明的母亲患上了脑血栓,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落下了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的毛病。而此时,家里除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外,李兴明还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六叔和父亲。由于身体不适,老人总会不时地表现出一些烦躁、郁闷的情绪,有时甚至会絮叨个不停,对此,李兴明总是面带笑容,耐心疏导。李兴明觉得自己亲力亲为照顾老人不仅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自己和孩子们积福积德,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说起炕上的六婶,李兴明黯然伤神,为老人所受的疼痛心疼不已。“我们的关系虽然不是很亲,但是我六叔六婶膝下无子,我不能看着六婶没人管。”从1980年开始,李兴明将多病的六叔六婶接到家中照料,至今已经有37个年头了。六叔、父亲相继病逝后,李兴明对身患肺病的六婶照顾得更加无微不至。为此,六婶一提起堂侄李兴明的好,就时常红着眼睛,感慨地说自己的命好。
左邻右舍都是亲人
随着老人们一个个离开,让李兴明心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加强烈。后来,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在更加悉心照料六婶晚年生活的同时,他又主动承担起了赡养二叔87岁高龄的弟媳妇金庆林老人的“义务”,不仅帮助、照料这个婶子母子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在2012年花了近8万元为老人盖了7间新房,甚至连屋内的沙发和床都是他购置的。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觉得他傻,可是李兴明却说:“金婶丈夫过世早,儿子耳朵又有残疾,一家人生活很艰难,我看着心里过意不去,就想着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过过好日子”。
几十年来,除了赡养双亲之外,李兴明赡养照顾的5位老人虽然是同宗,但也隔了好几辈人,可李兴明却无怨无悔,他认为左邻右舍都是亲人。他用真情付出,不仅赢得了村民称赞,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他看来,他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很知足,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让已过世的几位老人享到清福。
李兴明说,自己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孩子们都很优秀。据悉,李兴明的孩子们也继承了父亲助人为乐的好传统,每当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事,孩子们都会主动去帮忙。有时候遇上家里条件不好的,李兴明的儿子李小同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爱的真谛。
李兴明说,在他们家里,他们这一辈很亲近,下一代也是一样。据悉,在听说六婶生病后,一直在白银居住的大伯大妈主动前来照顾老人,为李兴明夫妇减轻压力。
正在记者采访时,乡邻李永陇恰好来到李兴明家串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嘴里直夸李兴明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但他们跟李兴明没法比。”
“我现在老了,身体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但是我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孤独无助的老人我还是会赡养,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会这样做的。”李兴明说。
将善行继续下去
去年,第170期“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奖获名单里,李兴明的名字名列其中。“李兴明朴实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的心,他一直在用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内心盛开的鲜花妆点自己的人生。李兴明的事迹,无疑闪烁着人性耀眼的光辉,浸润着他人。”这是第170期“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组委会为李兴明的凡人善举做出的生动注解,并将他的善行评为当期一等奖,奖励现金10000元。
据了解,跑大巴车的李兴明总是能遇到一些流浪汉和走失的人,只要遇到这种情况,李兴明就会把他们带回家,然后托人四处打听他们的家人。有一次家里来了个陕西娃娃,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一时半会找不到孩子的家人,好心的李兴明将其收为干儿子。这个孩子在李兴明家住了6个月后,盗走了李兴明家里的部分财物逃跑了,但即使这样李兴明还说,最起码这个孩子以后一段时间不会挨饿了。
李兴明说,均安村现有1330多户人口,仅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八九十人。现在许多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拼,将老人留在家里,有的一年到头根本就顾不上回家,何谈孝养?有时他看到同村的老人身边没有子女赡养尽孝,他感觉很难过。
“人的一生不管生活是好是坏,最重要的是活得实在,获得心灵上的幸福。大家没有必要模仿我,也不要模仿。希望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能够善良地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是李兴明在采访时说的几句话。的确,善良地对待老人是每个人都该学习的必修课。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李东“你承接的是大海,你必然会波涛汹涌;你承接的是一个池塘,你只能是死水一潭。”这是贾平凹9月2日在“华山论剑文化中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高峰论坛上的一段精彩演讲。这次高峰论坛由陕...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