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村民变股东 洋县草坝村打好“四张牌”实现强村富民

西北信息报 2017-09-07 09:4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亮)草坝村位于洋县县城以北3.5公里的朱鹮保护核心地带。10年来,该村坚持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整合农村资源、强化品牌意识、突出抱团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四张牌”,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和村民变股东,实现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2016年村级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5600万元,入社会员增加到467户,社员实物现金人均分红3800多元元,占年收入的35%以上。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群众收入增加,去年,该村集体积累达82.6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3%。

2009年,草坝村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有效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和村民变股东农村“三变”,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同时壮大了村级集体积累,为该县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成功样本。

锁定股份联盟“资源牌”。合作社积极探索推行群众“每户限一股、每股限一人”和“现金入股、粮食产量入股、联营入股”模式,不断壮大合作经济体量。同时,对国家财政补贴及社会捐助资金,实行资产量化、资产入股,扩大合作社规模和实力。分红实行“2+2+6”模式(即20%现金分红,20%留存集体,60%依据土地所产粮油果产量和合作社整体经营利润进行二次分红)平均量化社员,按比例进行收益分配。通过土地流转、托管、资金、资产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固定资产过亿元。王建红是该村六组社员,他以0.7亩水田入社获得的常年流转费用2.8万元购置农机具,并流转邻居10亩梨园,实施精细务作,去年家庭收入达8万多元。像王建红这样拥有“股民”和“职业农民”双重身份的社员在该村已占到农户总数的80%。

打响有机农业品牌“牌”。该村坚持按照“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的思路,倾心在做强“朱鹮湖”品牌商用足精力、下大气力。合作社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七个一”管理机制,实行标准化生产,3大类60种农产品获国家认监委有机认证,有机稻米产品获欧盟认证。同时,对有机米油加工,由陕广集团全程视频监控,分批次化验检测,进行仓储保鲜盒和网络二维码管理,实现了种植、加工、线上线下质量追溯一条龙管理,确保了有机品质。目前,“朱鹮湖”牌有机产品直销北、上、广、天津等20多个国内城市并跨出国门销往美国和德国,“朱鹮湖”商标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奠定了合作社的永续发展坚实基础。

突出抱团致富“合作牌”。该村紧紧抓住合作社这个“牛鼻子”,按照“合作社+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积极组建农技服务、农村经纪人、互助基金3个协会和演艺、建筑、物业、销售、劳务输出5个公司对社员生产的有机产品和社员股份进行捆绑整合,实行集团化组织运作,激活了社员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加强与陕西供销联社、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的联手合作,努力实现“借船出海”,2016年各大平台实现销售620多万元,有机产销跨入了现代物流营销新时代。

做强乡村旅游“发展牌”。草坝村是世界珍禽朱鹮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衍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村上累计投资2600多万元,先后打造的“四园一中心”的旅游服务格局,成为西安、汉中及省内外游客休闲度假娱乐的“后花园”。同时,村上还依托“胸有成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竹产品及朱鹮旅游纪念品10多种,并对100余户农家乐实行星级标准化管理,目前全村游客日接待能力达1600人。今年油菜花海节期间,全村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万元,旅游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淘金聚银”的“增收器”。

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如今的草坝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组面貌大为改观,群众遍享农村“三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前米粮川、村后花果山、村内变公园”的第一个目标已基本实现,全村正在打造“中国有机农业第一村”和“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村”的第二个奋斗目标上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那年花开月正圆》居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榜榜首 孙俪再次成为荧屏赢家

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播出,孙俪再次稳住了“荧屏大女主”的地位,不仅在剧中饰演了一代传奇女商人,而且在现实中又再一次成为“赢家”。这里面有运气成分,有她的个人努力,同时也和整个团队的出色分...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