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玩出大奖
一手抓文化课学习,一手抓科技创新(小发明),这两个西安少年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都已获得代表陕西中小学生参加全国性赛事的资格了,一个在全国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上荣获“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全国一等奖,一个在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陕西省一等奖并即将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赛。
日前,华商报记者走访了暑假中的俩少年,西安高级中学13岁初一男生朱彦南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小11岁五年级学生李不同,听他们讲述与科技结缘的故事。
朱彦南:与“机器人”的不解之缘
眼前的朱彦南,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谦和有礼,笑起来还有一丝腼腆。在“全国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项目中,他作为陕西唯一一个参赛者与其他省份的选手角逐,并且是该项目年龄最小的选手,初次参赛便斩获全国一等奖。
朱彦南的指导老师陆裕元说,除过天资聪颖,朱彦南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后天的不懈努力。朱彦南说,在幼儿园时,自己就喜欢玩拼图拼装类、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玩一些难度更高的拼装玩具。朱彦南回忆说,进入西安高级中学(以下称西高)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时候,身兼信息技术课代课老师的陆老师问大家谁想加入机器人社团,他第一个举手,从此与“机器人”结下不解之缘。朱彦南的搭档吴宇涵说,下午自习和晚上回家写作业的时间,总能在机器人社团活动室看到朱彦南认真钻研机器人的身影。朱彦南每天花费在机器人上的时间约2-3个小时。机器人社团的小伙伴刘亿玮说:“朱彦南平时学习认真努力,为人沉着冷静,尤其是脾气好。”
虽然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朱彦南文化课的学习也没松懈,成绩在班里保持在中上游。
一年来,从完全不懂编程到能够轻松搞定简单的程序、不用看图纸就能搭建电吉他。2016年10月,朱彦南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机器人比赛——“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网络虚拟机器人设计大赛”,他用编程软件在网上搭建虚拟汽车,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朱彦南和搭档吴宇涵一起参加陕西省网络搭建电吉他比赛,编写EV3程序。很多程序软件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管是从知识掌握程度或者接受能力上都具有挑战性。但最终他们获得了陕西省一等奖。
朱彦南说父母对自己钻研机器人很支持,课余时间还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科幻小说。“加入机器人社团这个大家庭,使我变得更有耐心,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学想选择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希望机器人之路越走越远。”
李不同:专注度和求知欲点燃科学梦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小5年级李不同,是个笑容可爱的男孩。上学期即将结束时,他凭借作品——“一种用嘴控制的阅读装置”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陕西省一等奖,他很快就要赴杭州参加8月14日-17日的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赛。他的爸爸李国新说,孩子的这个发明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李不同说,去年自己在看残奥会开幕式时,看到那些残疾运动员身残志坚仍努力完成人生梦想,就萌发了想为残疾人发明便于阅读的东西。这个发明主要运用了电磁铁,“起初我想用形状记忆合金产品来控制夹书、翻书,但因为买不到想要的形状记忆合金产品,就用电磁铁来代替。两者效果差不多,用嘴来控制按钮就能完成翻阅动作。”
从构思画图到做出实物,李不同说除了父亲帮自己做了滑槽以起到固定书本的作用外,其他大都是自己完成的。“这是我做出的第一个实物,我还画了好多的草图,有航天的,有日常使用的,这些构思等日后我的知识储备够了,就可以做出实物”,李不同自信地说。
李不同说,自己兴趣广泛,从能认字到上小学前对军事感兴趣,小学一二年级时喜欢天文,三年级学校开设科学课后,又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国新说,“我和他妈妈都是建大的老师,孩子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办公室,可能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很自律,能独立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孩子的专注度特别好。再者,孩子思维开阔,这与他喜欢思考喜欢阅读有关,他看历史、地理、科技、科幻相关的书。”
“他的想法很多,也很奇妙。”李国新说,孩子作文写得不错,还喜欢画画,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还喜欢踢足球。李不同说,开学就要上六年级了,希望上了中学后,能做出更多的小发明。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实习生 赵航 文/图
新闻推荐
阳光报(记者邓龙辉)记者昨天从省公安厅获悉,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省公安厅将于今年8月起至明年5月在全省开展对人口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信息的“一标三实”信息集中采集工作。“...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