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它世界 第241期 陕西省森林文化协会 华商报社联合主办 遭遇王锦蛇

华商报 2017-07-27 01:38 大字

常年在保护区基层工作,日常巡护中总能碰到不少野生动物,既有狗熊等大型兽类,也有红腹锦鸡等小动物,有惊喜也有惊吓,而前不久遭遇的秦岭“长虫”——王锦蛇更是让人猝不及防。

相比声音 它对震动更敏感

当时,我们正在大黄山沟巡护,忽然瞥见脚下枯叶中露出一截蛇身子,胳膊粗细,着实吓了一跳!它隐匿在一堆锐齿栎的枯叶中,全身黑色,身披几道黄色横斜条纹,不仔细看很难将它和那些枯枝烂叶区分开来。

同事大声吆喝,希望能够把它惊走,但她忘记了蛇类并没有外耳和鼓膜,由空气传播的声波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相反对地面的震动倒是十分敏感。蛇类特殊的耳骨结构能够将从地面传来的震动通过耳柱骨传导到内耳,再传入中枢神经产生听觉,因此大呼小叫还真不如使劲跺跺脚有效。

拨开枯叶仔细观察,大蛇身体柔软毫无生气,直到看见了它那标志性的“logo”才确定,原来是它——王锦蛇。几番折腾,确认遭遇的这条王锦蛇已无生机。经过测量,蛇体长1.8米,体重接近2公斤,估计有2-3年的蛇龄,不知何故枉送了性命!

低温时启动冬眠“保护机制”

我们知道,蛇类是变温动物,也称外源动物,体内只能产生少量的热,它们不像鸟类或者其他哺乳类动物具有毛皮、汗腺以及心脏系统这些完善的生理机能以保持和调节自身温度,只能依靠外界获取足够的温度,来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蛇类活动开始明显减少,低于10℃时,多半都躲入地下冬眠了。它们大幅降低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功能,几个月甚至长达两年不吃不喝,只利用储存的脂肪来弥补能量的缺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辟谷”它们依然在正常生长。

当然冬眠也不是总能成功,失败率可以高达30%多。此外,冬眠也并非蛇类“刚需”,如果环境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维持在60%-85%,即使到了冬季蛇类也不会冬眠。

传说头顶“王”字是骗来的

王锦蛇俗名菜花蛇,主要活动在河流、水塘等近水区域,在秦岭地区广泛分布,是我们野外常见的大型无毒蛇。而它的“官名”还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一介布衣刘秀在家乡起兵,在一次作战中,刘秀的军队遭遇埋伏,匆忙间误入绝地,眼看后面追兵就要掩杀过来,刘秀长呼:“何来救驾,封为“王”矣!”此时藏在崖旁的“五步蛇”闻言,化作方块阶梯直至崖顶,于是刘秀兵马飞崖越顶,摆脱了追兵。几年后刘秀被拥立为帝,建立东汉政权,建国伊始论功行赏,庭旁穴中菜花蛇闻诏,冒名领功,光武帝粗心记功,封爵为王。从此这小小的“菜花蛇”便骗得“王”冠黄袍,蛇头上至今还留有一个“王”字。

自带抗体 百毒不侵

王锦蛇是陕西省分布蛇类中体型最大的蛇类,它长势快,性情凶猛,动作敏捷,不仅能吃蜥蜴、青蛙、小鸟和老鼠,饿急了还会吞掉自己的幼蛇和其他同类,即使碰到毒蛇也会主动进攻。

难道它不怕毒蛇的毒液吗?原来王锦蛇这种无毒蛇自身会产生一种抗体,即使被毒蛇咬伤也不会中毒致死,其他蛇类基本没有这一本领。张挺/文 摄影 文稳翔 张挺 黄利健

新闻推荐

省公安厅、省食药监局、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打击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记者邓龙辉/文张磊/图7月26日,省公安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在西安共同签订《打击治理涉网食品药品领域违反犯罪合作备忘录》,致力于信息互补,合力打击互联网食药品安全犯罪,为...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