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水平

商洛日报 2020-04-09 00:42 大字

李大为

商洛现有尾矿库130座,总存量1.25亿吨。近年来,商洛市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率先谋变、主动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直面现状 存在问题急需解决

缺乏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数据。不同的矿山产生的尾矿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座矿山在不同时期开采,所产生的尾矿也不完全相同。尾矿资源的化学成分、粒度、矿物组成、热膨胀系数、密度等基础数据直接决定了尾矿资源的用途。当前,我们只对个别尾矿进行了相关数据检测,这既不利于我们对尾矿资源采取科学的利用措施,又使我们上门招引尾矿利用企业的精准性大打折扣。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尾矿资源归属于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多个行业,各个行业分管部门尚未制定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品标准,这直接影响了商洛市尾矿利用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现有尾矿资源利用企业产品以加砌块墙体材料和水泥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产品功能拓展有限,销售半径小,对尾矿的消纳带动能力不强。

缺乏对全市尾矿资源的系统性整合和顶层设计。现在各县区的尾矿利用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产品雷同,缺乏对全市尾矿资源利用产业链的统筹布局和长远规划。

数据先行 摸清尾矿资源“家底”

商洛市尾矿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分散,许多尾矿资源的资料和信息还不够完善。同时没有建立起跨行业的尾矿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的信息收集系统,所以在进行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赖的资料,导致尾矿资源开发利用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市级层面设计建立尾矿资源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通过地面调查和遥感卫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测绘全市所有尾矿库的准确位置、现有规模、尾矿存量等基础信息。提取每个尾矿库的样本,对其化学成分、粒度、矿物组成、热膨胀系数、密度、放射性、黏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标准化检测,得到精确、翔实、全覆盖的尾矿资源信息,录入大数据平台。通过云计算、数字建模等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所有尾矿资源进行最优应用场景分析。

从大数据平台可以了解到全市每个尾矿库不同的尾矿资源最适合的利用项目,进而对全市尾矿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理清我们的尾矿“家底”。我们可以抓住全市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机遇,将尾矿资源信息数据作为其中的一个板块进行建设。

交易带动 牢牢掌握尾矿资源定价权

尾矿资源利用企业往往通过政府划拨或直接向矿山企业购买等方式完成尾矿资源交易。全国既无统一规范的交易市场,又无尾矿资源的定价标准。这类情况不利于尾矿作为一类大宗资源性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同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面临“转化难、交易难、定价难”的问题。为此,应建设尾矿资源和技术交易中心。

尾矿资源和技术交易中心将具备“线上线下”全面交易、尾矿资源和技术评价标准、尾矿资源和技术定价机制、防止灰色交易、产业链金融服务五大基础功能。也就是说,尾矿资源和技术交易中心发挥着尾矿交易中“天猫商城+支付宝”的功能。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尾矿资源交易的企业,这正是我们填补国内空白、掌握尾矿交易领域定价权最有利的时机。

优势互补 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项目

商洛市尾矿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尾矿利用企业呈现“小、散、弱”的特点,产品以加砌块墙体材料和水泥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建议全市统筹建设尾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全产业链思维。以钼、钒、金、铁、镁等大宗尾矿为主要原料,依托镇安张米黄金工业区、洛南黄龙钼产业园、山阳中村钒产业园、柞水小岭工业区等尾矿资源,对现有尾矿利用企业加以整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园区要以高附加值的建材为主要产品,抢抓国家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和环保材料的重大机遇,利用好“南材北移”和砂石价格上涨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有所作为。

创新创业 实现尾矿资源利用产业化

就全国而言,利用尾矿资源综合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某些关键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开发阶段。有些制造工艺投资大、能耗高,还存在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我国尾矿大规模综合利用技术正处在爆发型增长前的孕育期。市上应建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双创”园区,全方位多层次鼓励和支持尾矿利用技术尽快成熟落地,加速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

建议利用创新创业园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旨在共同集成创新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具备较高附加值产品和消耗大宗尾矿的先进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尾矿利用的产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尾矿利用的小微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公共平台、人才培育、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努力打造孕育科技型尾矿利用中小企业的摇篮。

全市统筹 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优惠政策已经陆续出台,但较高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使尾矿利用产品往往在市场中难有出色表现,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县级政府无力对辖区内尾矿利用企业进行相应补贴,以帮助其渡过难关,需要市政府统筹推进全市尾矿资源的前期研究、项目落地、投产达效等工作。

市上应在全市尾矿资源系统性整合的基础上,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布局、突出重点、数据先行”为总体思路,以尾矿资源大数据平台为数据支撑,以创新创业园区为技术储备,通过交易中心和产业园区两大载体形成全国首个集尾矿资源整合、资源信息数字化、资源和技术线上线下同步交易及尾矿新型材料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尾矿资源全产业链综合体。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尾矿资源交易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生产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新闻推荐

抓住关键时节 深入基层一线 商洛市“五抓五到位”助推农业生产

本报讯(段光耀杨雷)日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抓住春耕备耕和春季田管关键时节,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深入农村、农企、...

柞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