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风光半是愁 陕西省乡村旅游带火乡村经济现象透视
?风景如画的朱家湾村令人陶醉。
?人山人海的袁家村小吃街。
?成了“空城”的官厅民俗村。
本报记者 赖雅芬
家住湖北武汉的张鹏,今年的国庆假期没有像往年一样奔向国内各大知名景点,而是带着家人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朱家湾村。
依托优良的生态、深厚的文化、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业态,陕西省乡村旅游备受关注。越来越多像张鹏这样的游客,避开拥挤不堪的景点,回归田园,静享生活。调查显示:陕西省乡村旅游产品丰富,游客规模大,发展成熟度高,位居全国第二。
1“全民皆兵” 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积累超过20亿元
经过十余年发展,礼泉县袁家村一跃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一大网红,引来800余名创客,吸纳就业3000余人,带动周边万余农民增收。
“袁家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服务功能也比较齐全,既有民俗风情,又有创意文化,既有田园乡愁,也有都市风情。”10月9日,来自甘肃张掖的和平告诉记者,这次自驾来到袁家村后,最吸引他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吃。大快朵颐一番之后,他又去关中茶楼喝了个茶,然后找一家喜欢的民宿,晚上去音乐酒吧喝点小酒。“这种感觉简直太惬意了,以后有时间我会再来的!”和平高兴地说。
通常旅游景点采取的是资本投资、公司化统一管理的模式,即通过投资征地,把农民从景点搬迁出去,然后统一规划建设景区,通过收门票、景点内住宿、餐饮娱乐等项目招商或直营的方式运营。
“我们是‘全民皆兵’搞旅游,把旅游做成一个农民创业平台,实现农民增收,解决收入分配、产业发展,这也是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袁家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全民皆兵”模式,即农户自己经营老字号、农家饭,农民还住在原地。这样既完好地保留了农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2创意策划 小村庄实现美丽嬗变
漫步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小别墅,以及别墅外墙上千姿百态的涂鸦作品,让人叹为观止。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墙面上,超人总动员、哆啦A梦、美国队长等诸多动漫电影人物随处可见,处处彰显着“潮”的基因。
从2014年发展乡村旅游至今,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贫困村摇身变为“欧洲风情小镇”,今年6月更是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家家都有小洋楼,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鼓起腰包,幸福感满满。
除了旅游收入之外,果蔬采摘也是马咀村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起,马咀村将村民产量低的坡地全部收归集体,建成108座蔬菜水果大棚,全部无偿交给村民经营。每到蔬菜水果成熟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这里,观光旅游的同时,享受着进棚采摘带来的乐趣。
20年前,马咀村村民人均收入仅700元,是远近有名的“烂杆村”。从2005年的2000元到2018年的20757元,这个平凡的小村庄,通过创意设计策划,实现了美丽嬗变。
“山色湖光露翠微,花香伴径鸟鸣飞。乡风十里盈村景,夜宿农家望月辉”。张鹏在游览了朱家湾的乡村美景之后,留下了如此感慨。
同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依靠村上创意修建的“乡村集市”,吸引了不少游客。该集市是一个集购物、吃住为一体的创业园区,家家统一风格,一楼有门面、二楼可住宿。这里的仿古街也别具特色,房屋全部用石头建成,雕塑多、古韵浓,品尝美味的同时给游客带来极佳的体验感,让人流连忘返。
3简单模仿 同质化严重导致部分乡村景点“昙花一现”
借助雄厚的旅游资源,陕西省各地逐步开发出的以乡村文化为品牌的乡村旅游已然火了起来。然而,在这种爆棚式发展之后,陆续出现的一些瓶颈及问题,让游客摇头、农民头疼的同时,直接导致部分景点全面“崩盘”。
作为乡村旅游中的一匹“黑马”,袁家村的成功模式被不断复制。近年来,陕西省类似袁家村的各种古街、古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这种“遍地开花”的背后,一个明显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有的乡村旅游受到热捧,而有的却门庭冷落,甚至有个别古镇古街因各种原因遭到拆除。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距离袁家村仅一步之遥的官厅村,投资3.5亿元倾心打造的官厅民俗村如今空无一人。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2016年5月官厅民俗村建成正式营业,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大部分商户便关门了。
和官厅民俗村一样,位于渭南市蒲城县的重泉古镇,经历过短暂的火爆之后,也“昙花一现”,“凉”了下来。
网友吐槽:景点靠跟风复制没有特色,游客不会来第二次。
省旅游协会会长辛建伟认为,缺乏创意的简单模仿、同质化严重,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乡村旅游之殇。“一味地模仿、重复,是某些乡村旅游存在的弊病之一。只有加强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创意性地设置一些结合本地文化历史特色的趣味活动,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在解决游客‘吃’的同时,还要在‘住’和‘玩’上动脑子、下功夫,让游客能够真正留下来,享受一次彻底放松心灵的愉快之旅。”辛建伟说。
手记
强化政策支持 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
■赖雅芬
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2010~2018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8亿人次,同比增长22.5%,旅游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26.6%。
近年来,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县、文化旅游名镇、旅游示范村创建、乡村旅游景区创建、农家乐民宿建设、旅游扶贫等“六个抓手”,陕西省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还不能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品质化的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旅游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人士建议,政府应强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在增减挂钩指标、农地综合利用、点状供地等方面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政策,破解用地瓶颈;在乡村旅游项目贷款贴息、减税降税、政府担保等方面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基础,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支持力度;与省属旅游大企业集团及政策性银行合作,扩大融资规模,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项目,增加各级政府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同时,当地政府应以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将非遗项目、乡村文化设施转化成旅游项目,提升31个文化旅游名镇的品牌知名度,保护和发展71个传统村落,延续乡村文脉,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恢军)为了深入贯彻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意见要求,近日,柞水县出台“八个五”分类指导意见,强化...
柞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柞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