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斩穷根夯基造血摘穷帽

陕西科技报 2019-08-30 09:50 大字

夏末秋初,漫步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映入眼帘的是繁密的木耳,扑鼻而来的是花朵的芳香,传入耳中的是潺潺的流水,走入心中的是如诗的画面。

木耳大棚里,西川村二组47岁的贫困户陈绪梅正忙着采摘已经长成的木耳。“以前屋里靠娃他爸一个人挣钱,日子过得穷,后来村上开始种木耳,叫我到这大棚里摘耳子,一月下来也能挣1000多块钱,再不发愁日子难过了。”陈绪梅乐呵呵地说,“一年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

西川村利用吊袋方式立体栽培木耳,采用“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吸纳附近贫困户到大棚里挂菌袋、摘木耳,村民们依托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梦想。“木耳产业实实在在让我们村走上了致富路,村上去年木耳产量7万斤,产值达到210万元,人均收入达9000元以上。”村主任丁柏林感慨万千。

近年来,柞水县确立了“一主两优”的产业脱贫布局,把木耳作为“一县一业”来抓,聚焦攻克深度贫困,大力实施1万亩、1亿袋、5千吨产量、3亿元产值的“1153”木耳产业发展计划。创新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以及“六型联结、三七分配”机制,真正将群众吸附到木耳产业链上,变“输血”为“造血”。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是柞水20个革命老区村之一,地理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至今未得到有效改善。为了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村上建成了万亩连翘园,连翘经济合作社6个,培育产业大户30多个,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以前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2018年的9980元。

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吊袋木耳大棚1000个,辐射带动8个镇办36个村(社区)栽培木耳5000万袋,其他菌类500万袋;全县812户贫困群众通过“借袋还耳”栽植木耳256万袋,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419户群众通过“借棚还耳”承包木耳大棚,预计户均增收5000元。7000多户群众,其中贫困户1500多户,通过“借苗还药”发展玄参、连翘等中药材种植1.88万亩,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县上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农家乐集群8个、特色民宿5家、休闲农家282家,带动全县20%以上的贫困户增收致富。

(张莹雪)

新闻推荐

柞水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本报讯(侯彦亮)近年来,柞水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效明显。严格水...

柞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柞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