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口镇舞活党建龙头打造工作新格局 唐玉婷 肖青坪

商洛日报 2019-08-28 07:51 大字

近期,走进柞水县瓦房口镇,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种植的第一季木耳喜获丰收,价格卖得好,批发价卖到每斤30元。好收成遇上好价钱,让村民喜上眉梢,这与引导致富能人带动村民发展分不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今年以来,柞水县瓦房口镇党委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不断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在党旗凝聚下奋力前行,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落实“三项机制” 敢干闯出新路

“承诺了就要做到!”这是瓦房口镇换届时候新一届村社干部的集体誓言。瓦房口镇党委把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与党员干部承诺、脱贫攻坚等工作紧密结合,针对干部在重点工作中的日常表现,依据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实行量化管理、积分排名。

通过每周统计、每月公布、季度通报的方式,将干部实绩表现进行晾晒,增强了干部积极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坚持平时量化与年终考核相挂钩,把量化积分与年终奖惩、干部任用对应实施,打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

2019年向组织推荐1名村干部并被提拔使用,同时,对4名村干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分,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如今,每名村社干部都冲在拆除危旧房、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一线,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

支部引领 苦干结出硕果

目前,在瓦房口镇金台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几百亩绿油油的新鲜菜等待采收。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干部和群众撸起袖子,忙着将菜采摘后打包装箱。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木耳、光伏等扶贫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谁能想到,2019年以前,金台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基础薄弱、村党组织威信不高、工作打不开局面……实现如今的“蝶变”,与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将党支部建在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点燃了全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现在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土地流转给公司,年轻人可以放心出去打工,我们年纪大的可以在合作社干活,每天80块钱工资,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收入呢,比自己耕种强多了!”金台村村民乐呵呵地说。

党员带动 实干赢得民心

“叶主任是个好主任,自己富裕不忘记带动我们。”在瓦房口镇大河村,提起主任叶正朝,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通过教育引导党员能人为村级发展主动担当、主动作为,部分能人逐步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叶正朝便是其中之一。在担任村主任之前,叶正朝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专业养猪大户,年收入达30万元。挑起村主任的担子后,他发动身边的党员贫困户组建成立大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义无反顾将自家25头生猪入股合作社,主动担风险、出技术、出服务。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协定收益分红比例,村集体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

叶正朝正信心满满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致富路上。谈及今后打算,他说:“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用创新科学的种植办法,撬动农民增收支点,同时,还要引进更新更优的品种,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领大家实现增收致富梦。”

新闻推荐

人民健康70年·图说陕西

2017年3月21日下午,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医生成员,来到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徐性善老人的家里,...

柞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柞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