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深化产业融合促农增收致富

商洛日报 2018-09-20 08:41 大字

本报讯(张瑞)柞水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扎实抓好四大传统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产业融合,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县上深入推进“三带一创”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实施木耳产业“1153”工程,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木耳全产业链条,采取产业领养、“借袋还耳”等联结方式,带动贫困户4827户。结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各镇建设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村,发展壮大农家乐集群点,拓宽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加快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推进卉丰、天书山等农业园区扩容升级,在各镇打造一个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核桃系列、豆制品、中药材加工及板栗保鲜与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县上大力实施秦岭美丽乡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强力抓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综合运用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逐步完善农村水、电、路、堤等基础设施,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和三产服务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设施及信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

县上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办法,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扩大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试点范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化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对符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及加工专业大户给予贴息扶持,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性金融贷款、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对家庭畜牧场和畜牧产业园用地方面予以支持。

县上按照村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人有实用技术的原则,强化农村实用和专业人才培训,统筹开展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等培训活动,鼓励支持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职业农民,大力实施专职农民培育工程,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帮助农民解决无处创业、不会创业、无资创业等问题,促进各类劳动主体充分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专职农民培育同步发展。

新闻推荐

商洛市委召开秦岭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李小龙)9月10日,全市秦岭地区违规建筑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柞水县召开。会议认真学习...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