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长安大学专场 长安大学 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助力大西安跨越发展

西安日报 2018-07-31 04:04 大字

国际交流合作朝晖体育场汽车试验场工科试验班赴港珠澳大桥学习风洞实验室

长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如明珠般璀璨的存在。翻开这座城市的历史长卷,往昔岁月里她承载着13个王朝在此建都的辉煌,血脉里流淌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看今朝,当“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陕西自贸区核心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到这座古称“长安”的城市之上时,无数杰出人才纷至沓来,正如这盛夏的骄阳一般,让这座古城重新焕发出耀眼夺目的新的生机。

在历史与现代城市魅力交融的大西安,坐落着一座以“长安”命名的大学——长安大学。她诞生于共和国的曙光里,勃兴于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强盛于教育改革的新世纪。这所大学从创建伊始,就始终致力于成为一所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崭新生命、既有使命意识又有家国情怀、既有世界眼光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

薪火相传

孕育高层次人才的象牙塔

1951年,共和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一批新中国的开拓者怀着“车行无阻、货畅其流”的理想,在兰州市郊奠定了长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从那时起,长安大学的发展就与民族的复兴、时代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

2000年,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三江汇流,长安大学迎来了新的生机。悠悠甲子情,拳拳报国心,建校67年来,学校始终以民族复兴为追求,以为国担当为己任,主动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委托的重大科研课题,攻克了多项重大科研难关,培养了大批奋战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一线的优秀毕业生,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从镍都开拓者之一、著名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地质学家汤中立院士,到一生与水为伴、一心为民谋福利的水文地质、水资源与环境专家李佩成院士;从我国公路路面工程领域的泰斗级专家张登良教授,到将生命奉献给雪域高原冻土研究的胡长顺教授;从苍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到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哪里有人类“交相通达”的梦想,哪里就有长安大学人默默奋斗的身影。一代代长大人的不懈奋斗、薪火相传,也铸就了长安大学这张公路科技的“金名片”。

攻坚克难

奋战在基础设施建设一线的开拓者

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曾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大大阻碍了南北方之间的交通共融。2007年,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顺利通车,将西安至柞水段130公里的路程缩短到65公里,以往被视作巨大障碍的秦岭,而今人们用短短15分钟就可轻松穿越。

秦岭终南山隧道是我国交通规划网包茂(内蒙古包头—广东茂名)高速公路在陕西省的关键项目,也是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主骨架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作为一座世界级的超长隧道,其设计建造、工程施工、通风照明、防灾减灾及运营监控管理等方面的一项项难题,都摆在建设者的面前。在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基金支持下,陕西省设立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长安大学承担的通风项目是特长隧道运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难点。学校科研人员在多种通风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最终选定了可靠、经济、实用的纵向通风方式,设置3个通风竖井,每个竖井下方均设有大型地下风机厂房。采用竖井通风,不仅工程规模和通风理论属国内首创、国外罕见,而且工程造价也比国外低10%左右,运营管理费用降低25%左右。

随着通风难题的攻破,其他如防灾救援、照明、交通监控管理技术等多项成果都通过有关机构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长安大学教授谢永利等参与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该项目的主持者——时任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公司董事长乔怀玉也是长安大学校友。

从世界最长的青岛海湾大桥,到施工难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桥;从素有“天路”之称的青藏公路,到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伴随着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步伐,长安大学人始终未停下探索与奋战的脚步;而在我们身边,陕西省的高速公路建设,长安大学的科研人员几乎全程参与,他们解决了公路建设中的黄土湿陷、沙漠路修筑、桥梁施工监控、公路隧道修筑、公路水毁灾害治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陕西省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它要求我们必须把公路交通建设问题和地质勘测、水文环境等问题综合起来加以考量。长安大学前身之一、隶属原国土资源部的原西安工程学院,则始终在地质教育领域不懈耕耘。1953年3月,西安地质学校成立,成为培养地质人才的摇篮。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师生们承揽了煤炭工业部原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等六个单位的地质普查、区域地质测量和大地地形测量等任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1978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地质学院。一大批顶尖人才纷纷汇聚在大雁塔脚下,为学院办学实力与学科水平的跨越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而今,伴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地质人的坚守和追求仍在延续。

当地铁飞驰着穿过幽深的隧道,身处整洁明亮车厢内的乘客们一定不会想到,他们所处的这座古城的地下,由东北向西南近乎平行地分布着14条地裂缝,这14条地裂缝对西安地铁建设构成了巨大挑战。对此,长安大学教授彭建兵带领团队人员,围绕西安地裂缝和地面沉降成因及其灾害防治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的结构防治措施、隧道分段设缝模式和隧道分段最优长度等研究成果,应用于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工程设计中,让西安地铁建设在地质安全上做到“天衣无缝”。

基础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基,在城市追逐光辉发展梦想的过程中,始终有那么一群人,通过默默无闻的实干与付出,保证她追梦脚步的踏实、沉稳。

高校智库

助力城市高速发展

大学与城市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二者血脉相连,荣辱与共。长安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西安这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水是生命之源泉,也是一个城市的灵气所在。对于西安这座西北城市而言,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创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的现代化都市,是她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要面对的问题。

早在1993年,李佩成院士就向省市领导提出了联合运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方略,以解决西安水荒问题;1999年,李佩成院士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的研究建议得到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陕西省科委批准立项。在他的思想和方略的指导下,“引乾入石”“引汉济渭”等新的南水北调项目相继实施;关中地下水资源得到适度合理开发,用水、节水与养水达到有机结合;秦岭北麓峪道水、地下水统一调度实施,为关中城市群供水安全提供保证;节水措施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以李佩成院士为首的长安大学人,为西安市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支持和人才支撑。建校67年来,长安大学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奉献求发展,围绕国家战略、区域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西安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十年间,长安大学在西安市就业学生达到2140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十二五”以来,学校完成陕西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和服务项目经费达16亿元,占总合同额的40%。

长安大学深度参与了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在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建设中主动作为,在全国第六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聚焦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广应用透水、低吸热、尾气降解等环保型路面建设与维护技术,积极参与渭河治理、海绵城市等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参与西安城市建设规划、古建筑与文物保护等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推进地热代煤供暖,长期跟踪研究雾霾形成与控制,为解决“减霾难”建言献策;经过十余年研发,取得了甲醇汽车产业化核心技术,保障了西安、宝鸡、榆林、汉中、平凉等城市的430辆甲醇汽车试点运行,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此之外,长安大学主动融入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参与《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7-2021)》等方案的编制,在推进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主动担当智库角色;积极开展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和国家高分观测系统研究,促进军民深度融合;服务城乡规划与文化旅游,促进旅游与交通融合、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和重型汽车为主要特色的技术研发体系,和陕西重汽、中交西筑等骨干企业建有联合设计研究院,是上述企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参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咸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校友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教师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校地合作

构筑“西安+母校+校友”紧密发展共同体

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新形势,站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节点,长安大学也在与时俱进,寻求与这座城市同步发展的属于自己的“硬科技”。

2017年11月,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赴长安大学调研期间,称赞长安大学是公路科技的“金名片”,并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做大交通新格局设计师,发挥优势学科作用,为西安提升区域交通位置,优化内部交通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动员更多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三是鼓励师生投身创业,抢抓大西安发展机遇和良好创业氛围,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空间、平台和孵化等服务。四是加强人才交流合作,通过双向挂职,加强信息互通,服务地方发展。五是开展广泛项目合作,加强沟通交流,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校地共同发展。

2017年9月,长安大学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安大学人也在为自己寻找着新的“增长点”。今年7月,长安大学成为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三家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将在车联网及智能汽车领域的共性技术开发、标准制定、测试示范、交流合作等方面创造新的成绩,为推进我国与国际先进车联网及智能汽车技术水平的同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春节期间,G108周至段发生严重崩塌。长安大学副教授李家春指导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通过监测,提前5天发出红色预警,避免了重大交通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陕西省首个公路交通部门通过预警和应急响应成功减灾防灾的典型案例。参与监测的西安微米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是长安大学学生自主创业、产学研结合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监测不仅是长安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结出的硕果,也是校地合作的成功案例。

科技创新在于人才,充满生机的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里,到处是科创达人的身影。在他们的努力下,“信达号”无人车、“猎风七号”“猎电四号”赛车正驰骋在全国高校独一无二的汽车试验场上;无人配货快递小精灵、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北斗GNSS高精度实时行变监测系统等学生创新成果也由一个个“异想天开”的点子变成了现实。一批批科创学子,一个个创新团队,一张张获奖证书……在肥沃的科创土壤里,一朵朵饱含青春热情的创新之花正在怒放。

长安大学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着长期的积累,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高度契合,具有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治理、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服务的独特优势。

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自身优势,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深度融入大西安的发展格局之中,大力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耐久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联网与智能车辆测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西安)试点示范区和智慧高速路示范路规划与建设;加快推进“未来交通城”的规划与建设,打造智慧交通小镇、智慧物流小镇、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究院、未来交通研究院,探索未来大西安城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枢纽等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模式;加速打造渭水校区及周边连通城市地铁的地下商业综合体,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在西安市进一步推进,提升西安市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大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和中国新经济之都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障。

西安目前处于诸多新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新时代的西安,正致力于开启振兴大西安建设的新征程,这为校地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高校优质资源的校友,一直是高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校67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西部、引领行业、贡献地方、服务国家、面向世界”,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26万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勤奋努力和无私奉献为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相信处于黄金发展期的大西安,对于广大校友有着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在今年四月举办的长安大学“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母校”论坛上,校长陈峰就曾充满感情地说:“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长安大学的发展;希望大家能够与长安大学携起手来,共同投身西安这片有深厚文化底蕴、有现代创新活力的兴业沃土;希望大家能够在‘长安\’这个大平台上,汇聚成一个更加广泛的‘朋友圈\’,讲述‘长安\’故事,成就‘长安\’梦想,再现汉唐盛景。”

长安,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气息;既联系着过去,也联系着未来。站在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上,长安大学,这所与共和国发展同兴衰共命运的高校,将一如既往秉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不懈的奋斗续写“长安”新辉煌,为大西安新的追赶超越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王珏冯秋香

新闻推荐

瓦房口镇开展汛期安全检查

本报讯(唐玉婷肖青坪)近日,柞水县瓦房口镇开展汛期联合大检查,分8组检查镇内32个点的险工险段、地质灾害点、危房险户。检查...

柞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