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搅团走俏折射健康饮食追求

陕西日报 2018-06-19 06:47 大字

  本报记者 吕贵民

  说起搅团,年龄在50岁以上的关中人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和特殊的情结。因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搅团曾是农家的家常饭。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希望能吃到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于是,农家搅团又开始在大都市俏销。

  在西安市建国门里有一家“秦家搅团”,门面不大,食客不断。女老板余锡兰今年52岁,是柞水县红岩寺镇人。她告诉记者:“到了夏天,来吃搅团的人很多,一个人调汁根本忙不过来。”

  “你姓余,为什么店名叫秦家搅团?”记者好奇地询问。

  余锡兰说:“1993年3月,我嫁给秦志宏,他当时在西安的建筑工地做泥瓦工。由于家庭收入不太宽裕,我跟着他来到西安,开始摆地摊卖搅团。2007年,我在建国门里开了店。我嫁给了秦志宏,就是秦家人,所以店名就叫秦家搅团。”

  搅团这种农家小吃是怎么来的,已无从考证。传说诸葛亮在西岐(今岐山县)屯兵时,因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驻留的士兵就地发展农业,以补充军粮。由于整天吃当地面食,士兵难免厌烦。为了调节士兵情绪,诸葛亮发明了这道饭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是叫“水围城”,主要用小麦面粉制作。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开始更加注重保健食品。于是我的搅团生意也开始火爆,现在经常是供不应求。”余锡兰笑着说,看着生意好,她今年年初又在丈八六路开了一家店。记者来到这里时,余锡兰正在打搅团。她先将新鲜的玉米面在盆中拌成面糊状,等炉子上大铝锅中的水烧开后,将盆中的面糊慢慢向锅中倾倒,随后一手拿勺、一手拿铲,不时在锅中翻搅,不大一会儿,锅里的搅团便开始冒泡。余锡兰每过几分钟会舀一勺向空中一提,就会有一条溜滑溜滑的蛇线面糊穿过蒸腾的气雾直垂而下。她说这是在试看搅团的软硬。在记者看来,这也是一种技巧的展示。

  搅团这种传统面食,现在竟被余锡兰做出好几种花样,有热拌搅团、凉拌搅团、浆水热搅团、浆水烩搅团、凉拌“鱼鱼”、浆水“鱼鱼”等。店里的案台上,摆放着和好的醋水、油泼辣子、炒好的韭菜等,还有蒜泥、姜汁、芝麻、芥末等。余锡兰说:“吃搅团也挺讲究的,醋水要有香油,汁子要有姜蒜,特别是浆水搅团更有讲究,浆水制作中绝对不能见油盐。我家的浆水都是我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消暑解渴。”一位专门来吃搅团的退休干部老钟对记者说:“秦家搅团软和、细腻、筋道、口感好,吃着有味儿。”

  余锡兰告诉记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农村普遍缺少粮食,口粮基本上以粗粮为主,搅团这种饭食含的水分多,用很少的玉米面做成一大锅,就够全家人吃了,所以那时农家几乎每顿饭都不离搅团。因此,农村人对搅团还有个俗称叫“哄上坡”,意思是说吃搅团不耐饥,吃完一会儿就饿了。但用玉米面做的搅团,拌着以醋水为主的调料汁、油泼辣子一起吃,不仅口感好,还增强食欲。

  原本是农家小吃的搅团,如今也端上大都市饭店、宾馆的餐桌,成了西安的一道著名小吃。余锡兰制作的搅团已经销到西安市的40余家宾馆、饭店,她每天5时就要起床开始打搅团,7时就由丈夫秦志宏开车去送货,每天的送货量多达几百公斤。在一些饭店、餐馆,秦家搅团已成了顾客必点的一道西安美味。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余锡兰还把自己的弟弟从柞水叫到西安来帮忙,儿子儿媳也在店里向母亲学习做搅团这门传统手艺。“就这样人手还是有些不够。”余锡兰说。

  近20年的辛苦付出也有了回报,靠着打搅团,如今余锡兰在西安买了房。她说:“玉米面搅团的生意越来越好,说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我相信我的搅团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新闻推荐

柞水县再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阳光讯(周成全记者韩建军)近日,从省政府传来好消息,柞水喜获2017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