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立体生态农业扮靓梨园村

陕西日报 2017-08-31 06:40 大字

图为梨园村引进的博隆农业生态产业园。 通讯员 韩甲文 记者 吴莎莎摄

本报记者 吴莎莎 通讯员 韩甲文

初秋时节,柞水县乾佑街道办梨园村的千亩核桃长势喜人,林下套种的千亩红豆杉郁郁葱葱,以前的撂荒地被开垦种植了千亩猪苓。“山顶油松戴帽、板栗核桃缠腰、中药材种植川道”的立体生态农业成为一道绿色风景,扮靓了梨园村,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梨园村位于柞水县城西南部12公里处,下辖4个村民小组,334户1130人,有耕地1140亩,林地4.2万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积极探索“支部+协会+企业+农户”模式,发展核桃、板栗、红豆杉等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全村种植业年产值高达2500万元,每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0万元,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万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了人均万元村。

“立体间套”让土地增值“生金”

梨园村地处秦岭深处,气候宜人地势缓,依山傍水生态美,林茂果优资源丰。村党支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村上将全村核桃、板栗种植大户的1111亩土地进行集体流转,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进行规范化管理。引进新型核桃、板栗品种,合理布局,科学栽植,建成高标准核桃园、板栗林。梨园村在果树托盘、剪枝、防虫、施肥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农户提高管理技术。同时,加强野生油松管护,定期防虫、定期巡山、定期收获、定期防火,提高油松产量。

村上还实行党员联户帮扶、分片包抓责任制,村班子成员固定联系十户以上种植户,指导一个片区或一条沟域内的核桃、板栗产业发展。通过党员示范和帮扶,成功培养种植大户50余户,每户群众种植核桃、板栗百棵以上,全村累计发展核桃1200余亩、板栗1000多亩。

该村发动群众采取林药间作种植模式,在成林的核桃林间套种喜阴植物红豆杉,在土地里再种植喜阴药材猪苓,使每块土地得到高效利用,最大程度提高种植户收益。全村建成核桃、红豆杉、中药材3个千亩立体种植基地,目前经济林总产值达1200多万元,亩产值达1万元,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支部+协会+农户”实现多方共赢

梨园村党支部深深认识到,单打独斗只能举步维艰,唯有“抱团取暖”方能互惠共赢。基于此,他们以村上的核桃产业协会为依托,采取“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核桃产业协会主要为会员和村民提供核桃种植、销售、技术培训及信息咨询等服务。村上将协会中的党员划分到核桃种植的每个片区、每条沟域,根据党员的技能特长,划分为产业管理、技术服务、培训购销和新品种推广等4个类型,并设岗定责。协会党支部通过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定期开展核桃科管技术培训,使群众熟练掌握田间管理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村核桃产业协会会员从60户18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155户460余人,实现了全村覆盖。

村上还以农民合作社为辅助,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出资20万元,成立了以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的金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大棚16个,发展设施蔬菜60亩。积极发动贫困户利用产业扶贫贷款入股,让农民变股东,吸纳村上12户贫困户贷款60万元,投入金竹农民专业合作社,每户年底领取保底分红6000元,以及5%的合作社收益分红。去年每户领到了7500元钱。同时,合作社吸纳23户贫困家庭、140多个劳动力务工,年人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经营性经济收益50万元。

“村企联营”为农产品插上腾飞翅膀

梨园村采取对内产业培植、对外招引客商的措施,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在不断增加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村上积极联系客商收购核桃产品,加强与企业集团合作,招揽商户发展深加工,打造柞水核桃品牌。

村上依托陕西天行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引进红豆杉基地项目,公司提供技术和种子,每年对140名协会会员开展3-4期专题培训。村上提供土地与劳力,农户、村集体、企业三者“抱团”发展。目前,该村村民每年可从流转的300余亩土地中获得土地流转费30万元。栽植红豆杉1680余亩250万株,吸纳劳动力140人,年可采集红豆杉枝叶500万公斤,年产值达2500万元,为村民增加收入220万元。

同时,该村立足产业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当地村民以红豆杉育苗、红豆杉盆景为主,发展庭院经济。“通过企业的有效运作,梨园村种植的红豆杉盆景已远销到北京,红豆杉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仅此一项,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村党支部书记袁正华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柞水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进度

本报讯(宋英超张丽梅)为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柞水县住建局发挥部门职能强化措施,全面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危房改造工作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截至8月25日,柞水...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