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天 他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书
高考前一天,山里小伙张桦突然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书,好心大夫劝这个山里农民回去,说别再借了,花再多的钱也无力回天。母亲趴在父亲病床前抱头疼哭,恳求丈夫多住两天,这口气一定要留到儿子考上大学。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母亲花300块钱包了一辆车将奄奄一息的父亲转到了镇安县医院。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父亲鼻腔里插着氧气,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7月24日高考成绩出来了,张桦考了444分,超出二本录取线40多分,儿子将这个成绩告诉了父亲,而此时的父亲已经睁不开双眼,两行泪水从眼角淌下,有气无力地握住儿子的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7月29日凌晨5点20分,父亲最后留给儿子就是这两行泪水。
张桦家住陕西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6组,距离县城有100多里山路,去他家还有五六里陡坡,连村里的农妇都知道,只有大动力摩托车挂一档才能爬上去,不知张桦的父辈们当年是咋把建材背上去的?并且他家三间土坯房建在最高处,看得最远,也是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
张桦父亲今年48岁,兄弟4人,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因为家里穷,父亲只念过三年书,十几岁就在外打工,年近三十才娶上了媳妇。父亲虽然没多少文化,可干起活就像玩命,在外打工几十年去过不少地方,其主要是煤矿、金矿、建筑工地等,虽然都是高危作业,但收入能高些,就在张桦出生前一年,家里盖起了三间土坯房。
直到2008年前后,父亲出现喘气困难,跑去医院做检查,大夫说他得了尘肺病,劝他别再下井了。父亲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但家里就靠他在外打工。父亲不听劝,仍拖着病重的身子继续在外打工,病情也越拖越严重。
2018年,父亲实在干不动了,住进了医院,吃药打针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直到去世欠下外债20多万元。
张桦今年19岁,个子挺高,身材非常“苗条”,体重刚过百斤,母亲说,儿子很懂事,知道父亲看病要花钱,平时在校都是买便宜的饭菜,只是夜里复习会买包方便面充饥。
张桦下面还有个4岁的弟弟,兄弟俩相差15岁,自从父亲患病后,母亲身体也不好,他就像“父亲”一样照顾着小弟,张桦说,父亲病倒了,我要承担起这个家的重任,照顾好妈妈和弟弟。
父亲经常对儿子说自己没文化,只能给别人出苦力,如今病倒了也没人管,要是有文化,就能活出个样子来。
张桦上小学时,去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只要父亲在家,中午就会按时给他送饭,虽然都是一些粗茶淡饭,但饱含着一种父子情谊,父亲经常叮嘱他,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做人!
张桦在60里外的镇上念初中,每次去学校,父亲都会提前准备好生活费,那几年家里日子还过得去,父亲还有力气去外面打工。当张桦念到高中时,父亲的身体急转直下,家里没了收入,但父亲仍会按时通过微信给他转一二百块钱,每当收到这笔生活费,张桦心里就非常难过,父亲都病成这个样了,平时给自己买消炎药都不舍得,这点生活费肯定是父亲低三下四去求人借来的。坐在课堂上的张桦时常会想起父亲憔悴的样子,希望他的身体能好起来。
2019年高考,张桦考了402分,超出二本录入分数线,但这个成绩只能去一般的民办大学,这些院校收费高,四年下来至少要花七八万,但父亲还是劝他去上学,至于学费家里会想办法,哪怕砸锅卖铁。
此时张桦的心情很复杂,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早点上大学、早点出来工作,尽快改善家境,但他还是觉得学费太高,不忍心看到病重的父亲去求人,最后只好放弃,选择了复读。虽然复读也要花钱,但能考取一所好点的学校,出来就好找工作,并且还能节省学费。
复读期间,张桦非常刻苦,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考上好点的大学,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父亲的病情发展的很快,加上今年疫情,春节过后,父亲实在撑不住了,来到西安一家医院治疗,从这一天起,父亲就再没回过山里,直到去世。
父亲病重期间,也是张桦高考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但他每天都会和病重的父亲视频,父亲说他好多了,过几天就能出院,要儿子安心复习,迎接高考。
张桦知道父亲在隐瞒病情,尤其是到了高考的前一天,父亲在视频里连说话都困难,大夫劝父亲回山里,张桦知道父亲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他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步入考场,心乱如麻。他说,这次高考还是没发挥出正常水平来,总成绩至少比平时能少40多分,有时答题到一半,情不自禁的就会想起病重父亲,甚至想干脆别去上大学了,还是早点去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
8月3日是张桦父亲下葬的日子,前来帮忙下葬的村民不多,大都是一些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因为张桦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安葬,几个亲戚帮忙筹钱,连棺材都是从别人那借来的,只是临时刷了一层黑漆。
葬礼上,张桦哭得很伤心,他跪在父亲的墓前说:“儿子长大了,一定会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家里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上!”
张桦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把家搬到了镇里的安置点,2018年他们全家享受低保,每人每月有200多块钱。这个山里考生已填报了高考志愿,家人正在为学费发愁,希望能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原标题:《父亲含着热泪离世》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辛恒卫项玉燕)“这已经是第二批蚕了,我要争取在桑树夏伐前多养一批。”近日,在镇安县达仁镇双河村,村民马玉祥提着一大...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