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东方仙子”越飞越远
本报通讯员赵侠记者师念
2月以来,“东方仙子”朱鹮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2月8日,汉中市民在汉台区的一座湖心岛拍摄到了10多只朱鹮,相较以往在野外发现且为数不多的状况,这次它们同时活动在汉中市区实属罕见;2月24日,摄影爱好者又在镇安县结子水厂的鱼塘及河道附近发现了朱鹮,为商洛市首次发现。
如今,朱鹮数量稳定增长,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只要有朱鹮的地方,处处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在洋县华阳镇,朱鹮见人不躲,或悠然飞行,或河边觅食,朱鹮保护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朱鹮常栖息在水田、河滩、池塘和山溪附近,有时也会在高大的树上休息。它主要以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和蛙类等为食,是检验当地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的旗舰物种。
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俄罗斯、日本等地,20世纪70年代初,曾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中科院专家刘荫增在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后,汉中洋县成为朱鹮抢救繁育的最后一线生机。对此,陕西省林业部门和汉中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后在洋县成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了让老百姓认识朱鹮,保护朱鹮,各级管理部门印画册、放电影,宣传朱鹮保护的重要性。
为给朱鹮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38年来,洋县在朱鹮活动区域禁止开矿、狩猎、伐木;农业种植中更禁用化肥和农药。当地村民也从最初的不理解变为大力支持朱鹮保护。洋县老百姓最自豪的就是家附近有朱鹮落户搭建巢穴,在他们眼中,朱鹮是吉祥的象征。每年朱鹮繁殖期,但凡发现朱鹮在自家附近育雏,村民不仅主动报告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自发天天观察,记录朱鹮日常行为。洋县老百姓都知道小朱鹮的天敌是蛇,为了防止朱鹮卵和雏鸟被蛇吞食,他们会在树上涂抹油,并将树干围上塑料薄膜。小朱鹮调皮,为了防止它们爬出鸟巢摔伤,村民们还会在鸟巢下面搭建软网。
因为朱鹮,洋县成为观鸟爱好者的天堂。生态摄影师蔡琼曾经获奖的摄影照片,展现的就是农户在地里耕作,耕牛卧在旁边,朱鹮在耕牛身边起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一到农耕季节,这样的景象在洋县很容易见到。
朱鹮就地保护取得成功后,人工饲养朱鹮从秦岭南麓到秦岭北麓的周至县楼观台异地繁育也获得成功,并在安康市宁陕县、铜川市耀州区、宝鸡市千阳县进行了野化放归。如今,朱鹮已从洋县飞出陕西,浙江、四川等地均有朱鹮靓影。朱鹮还作为国礼,飞向日本、韩国,成功建立人工种群。
据省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常秀云介绍,历经38年的保护,朱鹮野生种群数量近2000只,人工种群数量近1000只。濒危状态下的朱鹮生态生物学属性逐渐恢复本来面目,向集群化、低海拔和人鸟和谐混居型习性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绍有)近年来,镇安县米粮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米粮镇有着中药材种植历...
镇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