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扎根在基层

商洛日报 2019-05-17 08:48 大字

“工作干完只是基本,工作干好才是目的。”这是姚亮的座右铭。自2017年9月来到镇安县大坪镇小河子村,姚亮就将身心深深扎根在这里。

角色转换适应快

开展工作之前,村里就有人跟姚亮说:“小河村是全县出了名的后进村,你一个年轻小伙子来能干啥?”作为大坪镇扶贫专干兼任小河子村第一书记,姚亮听后并未退缩,会同村上“四支力量”挨家挨户走访,在拉网式调查走访中为群众解决各类难题,并逐渐适应第一书记岗位职责,没过多久便被广大群众热情地称为“小姚书记”。姚亮在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针对村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首先从做好每名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开始,让他们牢固树立“没有不通情理的群众,只有没做到位的工作”的理念,积极学习最新政策和法律,用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和期望,用政策、法律和情感努力化解问题,防止群众误解政策。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望也日益提升。

姚亮白天忙完村上工作,晚上继续全镇扶贫业务,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去年9月,姚亮在审核村级户分三类台账时,因脑供血不足晕厥摔倒,5颗牙齿当场摔断,嘴角严重撕裂,被同事及时发现送到卫生院急救。稍做休息后,他忍痛继续投入工作中。

脱贫还需产业带

小河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73人,集体经济薄弱,无优势产业,老弱病残多,脱贫压力大。姚亮会同村干部实地踏勘,精心规划,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帮助村两委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确定蚕桑、烤烟和食用菌作为小河子村的主导产业。目前,村上已建成集体桑园200亩,吸收15户贫困户务工;集体种植烤烟100亩,引导群众种植160亩;托管食用菌17万袋,34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收益。通过各方努力,小河子村42户贫困户119人顺利脱贫。

小河村贫困户李仁海家中4口人,儿子李根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李仁海夫妇常年照料,家中主要收入依靠就近打零工。为了早日帮助该户摆脱贫困,姚亮多次到李仁海家中入户调查,鼓励其发展产业,并会同村“四支力量”分析研判最终为其制定了产业项目,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繁育母猪、销售猪仔和养蚕,于2018年实现脱贫。李仁海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有稳定的收入,小河子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目前,全村已改良饮水管道两万多米,新修蓄水池3处,完成二组3条道路硬化、五个小组的院落整治,村域环境焕然一新。对标脱贫“577”,补齐了各项短板,42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各项产业稳步发展。电力入户保障达到了100%,实现了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全覆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441户1551人,参合率达100%。集体经济为村产业为依托开办公司,每年向贫困户分红4000元。

乐为党旗添光彩

姚亮到大坪镇开展扶贫工作后,经常是两头不见天,更别说周末回家看望家人。

2018年上半年,正值春耕农忙之时,年迈的父亲生病住院,妻子从事医护工作经常上夜班,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到医院照顾父亲。一心忙工作的姚亮直到父亲出院也没有回家照顾过一次。这在常人眼里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姚亮的家人从未有过怨言,十分支持他的工作。

四组贫困户徐有来老两口年近70岁,徐有来身体不好,妻子储春凤因病瘫痪在床,主要收入依靠儿子徐平常年在外务工,维持基本生活和看病花销。姚亮同村上干部及时入户了解情况,通过评议会为他们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他们是小河子村唯一仍居住在石板房中的贫困户,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房暂未交房装修,老两口又不愿租住他人房居住。”姚亮说道。每到刮风下雨,姚亮就会带着村干部到家中查看安全情况。工程房交房后,姚亮第一时间联系徐平,一家三口顺利乔迁新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能够得到很好的历练,也为我们提供展示本领的舞台。”姚亮笑着说。

新闻推荐

镇安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本报讯(陈双)镇安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五类突出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务实...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