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南三市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各界导报 2018-10-24 01:18 大字

本报讯 10月23日,省扶贫办、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行“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商洛市汉中市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商洛:户分三类精准帮扶

商洛市全市7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商洛市累计脱贫18.8万人、退出贫困村53个,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35.3%下降到2017年的24.5%。其中,镇安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措施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认可,目前正在全市范围推广。

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礼进说,“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措施,就是把贫困户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和无劳动能力户三类,对有劳动能力户重点进行产业帮扶,对弱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对无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政策帮扶,以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

汉中: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据汉中市副市长党振清介绍,截至2017年底,汉中市全市剩余贫困村862个,贫困人口33.78万人。2018年,计划脱贫465个贫困村,18.1万人。

在脱贫攻坚方面,汉中市以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和“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培育茶、猪、药、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在深度贫困村组建集体经济组织100多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38个,带动1.9万户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并在2个深度贫困县举办产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5万人,开发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2430人。

安康:开放招商助力产业发展

“安康市10县区均为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9个。”安康市副市长何邦军说,安康市坚持以大产业助推大扶贫,把开放招商作为培育企业、做优产业、带动就业的主抓手,力促每个贫困村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贫困户收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家庭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新引进的富硒食品加工、毛绒玩具制造等涉农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了对脱贫攻坚的关键支撑作用。全市各类企业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近万人,732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00多人,带动贫困群众3.3万人。(王惠玲)

新闻推荐

刘淑慧慰问高龄老人

本报讯(祝东坡)10月11日,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淑慧深入镇安县云盖寺镇西洞村慰问高龄老人...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