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南流村 自建垃圾处理站变废为宝

华商报 2018-08-10 03:42 大字

优势:走在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前列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难题:每月为运营垃圾处理站花费3.7万元 长久发展是个难题

“可腐烂垃圾是有机的,包括厨房垃圾、杂草、动物骨头,不可腐烂垃圾如尿不湿、塑料袋等。”7月24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永乐镇南流村10岁的王嘉昶说,自从村上建起垃圾处理站,自己能把垃圾种类分得很清楚了。

南流村共有7个小组648户2683人,去年自筹资金建成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站(简称垃圾处理站),走在了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前列。

想办法:村干部自筹资金建垃圾处理站

7月的午后,顶着烈日走进南流村,记者看到每户门口都摆放着2个小垃圾桶,一绿一灰,绿桶上写着可腐烂、灰桶上写着不可腐烂,桶身上画着相对应的垃圾类别图标。

据南流村支书郭侠介绍,去年4月,村干部一起到外地考察垃圾治理。经过商议,几名村干部自筹资金(前期投入约700万元,欲扩大投资至1200万元),从浙江买回的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和无机垃圾处理设备。

有妙招:源头上分类,多种方式激励

采访中,华商记者发现,每天早上8点之前,工作人员会在村子里收集完垃圾。在收集中,工作人员会把村民家中不可腐烂的垃圾倒进蓝桶里、把可腐烂的倒进绿桶里、诸如废旧灯泡等危险品放进红桶里、其他垃圾放进灰色大桶里。

村民樊爱民说,刚开始使用垃圾桶前,村上开过几次会,大家都很重视,认真学习宣传资料后就能把垃圾分类好,村里定期还给村民发流动红旗。郭侠说,在垃圾处理站还设立了环保超市,比如15个旧电池可以兑换一包盐等。

据了解,今年7月20日,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臧文超一行3人,实地调研了泾河新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以及废旧垃圾兑换生活用品等做法,认为这样能逐步引领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算笔账:垃圾转化收益不够运营成本

郭侠告诉记者,每个月包括机器运转和人员工资等,垃圾处理站需要3.7万元运营成本。一天的生活垃圾约转化为0.1吨有机肥,1吨有机肥能卖到1200元,每月能收入3600元,对于贴补运营只是个零头。目前正想办法发动附近企业参与这种垃圾处理方法。

永乐镇政府街道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镇卫生的王小军介绍,以往处理垃圾靠填埋,这不仅易造成污染也不利用对资源的利用,南流村从源头上对垃圾分类很有借鉴意义,但推广难。目前其他村子还达不到垃圾分类,加上垃圾处理站每个月的运营成本高,希望能有配套资金支持,让垃圾站能长久发展。

专家说:强化分类意识,增加政府支持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敏,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执教2年,她说:“日本垃圾分类细致到家家户户,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垃圾分类等知识,从源头上分好类才能更有效回收。”

陕西环保集团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运营部副部长解寀妍介绍,目前在陕西以县域为单位、大面积进行垃圾分类还没有出现,南流村能做到村庄自建垃圾处理站和村民的高度配合,难能可贵。像南流村这种模式在镇安县、三原县、西安市高陵区等地也在行动,只不过后者是有政府资金支持。华商报记者 张艳莉 文/图

新闻推荐

修通水泥路告别出行难

本报讯(陈绍有)7月24日,笔者骑摩托车行至海拔1200多米的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东山蜿蜒的盘山公路,新铺的水泥路路面宽敞整洁,...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