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耄耋老人的快乐生活

商洛日报 2018-01-22 08:24 大字

(杨远彦)他虽已年至九旬,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硬朗,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关心时事政治,每天必看报纸和电视;性格乐观开朗,心胸开阔;知足常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经历曲折丰富,充满传奇色彩……他就是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五组的张声堂。 当笔者来到张声堂老人家中时,他正一人坐在屋檐下,戴着老花镜看着万年历。看到我,老人连忙说给我倒水喝,脸上露出了笑容,还不停地用家乡话和我说:“我眼睛不好,不认识你,你也不要怪我。” 我用方言问老人问题,老人回答的声音很小很慢,但一直笑呵呵地看着我,对我说:“我祝你们也活到九十岁!”说完笑得更爽朗,让我心里也灿烂起来。都说老人是“老小孩儿”,聊天中,老人一直在笑,我想,老人如此开朗的性格或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通过聊天得知,张声堂与老伴赵书风1952年结婚,生育4个儿子与2个女儿。由于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2015年81岁的老伴去世了。老伴去世后,张声堂老人心情十分难受,开始一个人生活,子女们都有工作不能时常陪伴。虽然年龄大了,但老人坚持上山砍柴自己做饭,还种了一些蔬菜,平时都是吃自己种的蔬菜。 说到日常饮食,老人说,有啥吃啥,他不挑食。他还和我讲起吃“大锅饭”时,日子特别难熬,他吃过野菜根、树叶、野果子,现在好多了,女儿、儿子一来就给他带好多东西,米面油,水果、卫生纸,生活上需要的,都会给他买过来。 逢年过节,大儿子张青山把老人接过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饭时,老人还喝几盅自家酿制的包谷酒。到了冬天,老人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喝一点。 现在,老人每天早上吃糊汤、米汤之类的稀饭,下午吃面条,一天两顿饭,蔬菜基本上是青菜、土豆与南瓜之类,孩子给他拿鸡蛋了,就炒些鸡蛋吃。“儿媳妇对我也很好,老给拿东西。”老人指着柜子上的香蕉与苹果说。

老人的大儿子今年已经60岁了,最小的女儿今年也52岁了。老人能健康长寿,一家人非常高兴,是家里面的喜事。去年,一家人给老人办了90岁(农村算虚岁)寿宴,庆祝老人长寿,也希望老人身体硬朗,一直这么开开心心。 “我的孩子、孙子、孙女都非常孝顺,每年都给我过生日,全家五十口人聚在一起,热闹得很。这不,我的衣服穿不完,都爱给我买衣服,争相给我钱。每年的老人节,他们都带着我到医院检查身体,我很知足了。” 张声堂是一个重视教育的人,也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个农民,可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4个儿子2个女儿女都上了学,并且都学有所成。 老人的房子背靠着一座大山,对面也是一座大山,被山包围着。每天太阳暖和时,老人会坐到屋檐下看看皇历,一只黄色的小猫卧在老人的脚旁。 老人的床上铺着厚厚的被褥,厨房锅里放了一个碗,碗里是一些特别稠的稀饭,是老人早上吃剩的,他准备下午再吃。灶边一个简易桌子搭成的案板上,有一个盖着的盆子,揭开后,是一盆腌菜。 老人说:“我在生产队时,有一年干旱需要打井,当时说好每人挖一眼井,就是用绳系在一个人腰里,由几人在上面拉着绳慢慢将其送到井底挖泥。这种活又苦又累,都不愿意下去挖,我就自告奋勇说我下去吧,4眼井里的泥都是我挖的。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落个好名声,就感觉不干良心上过不去。” 通过交流,我深切地感到,这是一位有知识、重礼节的善良老人,所以,他才成就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新闻推荐

城市管道工 疏通地下“血脉”的人

2016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在宝鸡城区最热闹的“中华石鼓园”马路边,一个满身泥浆的工人从污水井里爬出来,浑身污臭;一个妈妈拉着孩子路过此地,从孩子手里强夺过正在吃的糕点连盒子扔进污水井,捂着鼻子说着...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