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为困难群众筑牢兜底网 赵国祥 陈风军
今年以来,镇安县充分发挥民政职能,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紧密衔接,扎实搞好社保兜底脱贫工作,全力织密织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确保在兜底脱贫工作中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
关心特困人员,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加大投入,为该县中心敬老院和6所区域敬老院安装了电热锅炉和兰炭锅炉,实行集中供暖。入冬以来,供暖设施正式启用,既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院民越冬难题。同时,还对该县10所敬老院进行了防滑垫铺设、房屋修缮、线路改造等,对所有敬老院安装了烟感装置,完善了消防设施及标识。对县中心敬老院医疗护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极大地方便了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的生活起居,实现了政策性兜底保障。举办养老院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班3期,聘请护理、消防、食药监等方面的专家从老年人日常护理基础、敬老院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档案建设等方面对全县敬老院院长及服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方便办事群众,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把镇村规范化创建工作作为今年的亮点工作进行打造,统一制作了镇、村的规范化标识牌、公示栏、流程图和制度牌,全县镇办和14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一门受理”的便民大厅、有人管事、有办公设备、有政策公示栏。在社会救助窗口摆放救助政策宣传册、办理流程图、一次性告知清单,方便办事群众。同时,将工作职责上墙、监督投诉电话上墙、救助政策上墙,全县规范化镇村创建实现100%全覆盖。将救助对象以村为单位,实行分类挂牌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日前顺利通过市规范化创建交叉检查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位于全市前列。
强化兜底保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将符合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分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加强标准衔接。按照省、市低保提标标准,将农村低保标准按照省市通知由3015元提高到3470元,城市低保由450元提高到490元/人月。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加强对象衔接。按照“三共同”的要求,与扶贫部门共同组织入户调查、共同组织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共同组织审核。开展兜底业务培训,统一政策标准,确保兜底对象精准。全年为5714户低保户1506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451万元;为3287户3362人发放特困人员生活、护理费1790.2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医疗、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各类救助对象准确率达到99%以上,有力的助推了精准脱贫。
开展信息比对,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多方协调,建立起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网络平台,与财政、审计、市监、车管、扶贫等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在县社会救助中心加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中心”牌子,并调剂增加编制2名,实现了机构、人员到位。严格把关,对镇办上报的对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入户抽查,在政府网站长期公示,实行“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对认定的对象进行享受社保政策比对,全年累计比对各类救助对象57900人次,纠正错误信息850条,使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准确率达到99%以上。同时,实施社会救助动态系统管理,对管理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共更新数据6382条,真正做到“动态管理”。
新闻推荐
本报商洛讯(蒋小焕记者冀晖)为方便纳税人缴款,提高税款征收、入库效率,镇安县国税和地税局联合改进了委托缴税协议书的签订办法,推出了《委托银行代缴税款四方协议书》。国税与地税联合银行、纳税人共...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