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镇安花鼓承传承人张啸 文/图 唐仁晋

商洛日报 2017-11-02 09:49 大字

指导年轻演员排练

《聂焘》剧照,张啸饰演聂焘。

《刘海戏金蟾》剧照,张啸饰演刘海。

 

文/图 唐仁晋

镇安花鼓是流传在镇安县境内的地方传统剧种,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着“商洛花鼓第一生”之称的张啸是镇安花鼓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1976年,只有15岁的张啸考入镇安县剧团学员班学习,1978年正式登台演出。张啸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传统戏《游龟山》中的田玉川,扎实的表演功底、淳厚的嗓音、优美的唱腔以及俊美的扮相为观众和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剧目的成功上演,使张啸在同班同学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其出色的表现,也被时任镇安剧团副团长徐小强导演所相中,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其后,张啸先后随剧团主创人员刘文华(作曲)、徐小强(导演)、曾太礼等一行,多次到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多个院团观摩、学习和交流。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古老的戏剧艺术也迎来了复兴的曙光。镇安剧团为了抢抓机遇,进一步拓宽艺术发展空间,大胆起用新人,由张啸在徐小强执导的大型花鼓神话戏《刘海戏金蟾》中担任领衔主演。随着《刘海戏金蟾》的成功上演,张啸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传遍镇安的大街小巷,轰动商洛。随后的几年里,张啸连续在《牧童与小姐》《凤凰飞进光棍堂》《山里人》《沉重的生活进行曲》《聂焘》等大型剧目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

在张啸眼里,舞台就是战场,艺术就是生命。作为一名戏剧演员,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商洛地理、交通、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剧团每次下乡演出都只能靠着两条腿,不仅如此,随行道具、服装都要演员们肩扛背驮。就这样,他们白天行军晚上演出,常年坚持在边远农村为农民群众演出,足迹遍布商洛。无论演出条件多艰苦,只要观众需要,他从不无故缺场,而是竭尽全力地把演员最精彩的艺术形象展现给观众。随着时光的流淌,他所出演的剧目已逾百部,演出场次数以千计,观众逾百万,特别是《刘海戏金蟾》曾在商州创下连演64场,且场场爆满的历史记录,被誉为商洛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迹。

1979年至1982年,镇安剧团连续移植、创排了花鼓戏《刘海戏金蟾》《牧童与小姐》《凤凰飞进光棍堂》3部剧目,连续两次选调上省演出,清新、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不一样的戏味,使古城观众耳目一新,《西安晚报》《陕西文化》、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作了广泛宣传与报道。期间,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还专门为镇安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在省红旗剧场进行了全程录像,面向全省电视观众进行了现场直播。1981年,镇安剧团新编大型花鼓现代戏《凤凰飞进光棍堂》在省上演出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好评如潮,《陕西日报》《西安戏剧人》分别刊发评论文章,认为“镇安剧团编演的花鼓剧《凤凰飞进光棍堂》是一出反映农村生活的好戏。是一出风韵清新、朴实健康、别开生面的好戏。剧本在编织故事,铺叙情节方面,比较自如地运用了嘲弄、讽刺、巧合、误会等喜剧表现手法,收到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它新颖、风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年,该剧被文化部艺术局列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批现代戏优秀剧目,进行了全程录像。1982年,张啸应邀在商洛地区剧团参加全国现代戏年会的大型花鼓戏《六斤县长》一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2008年,张啸遇到了他舞台生涯中的又一次挑战。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开幕在即,市、县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决定重新加工、打磨镇安花鼓历史剧《聂焘》,冲刺“五艺节”。县上专门聘请了时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著名青年剧作家陈彦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导演徐小强担任该剧的编剧和导演,张啸担任副导演。一切准备就绪,难题也随之摆在了所有工作人员的面前,那就是由谁来担任该剧的领衔主演——聂焘呢?对市、县两级剧团的演员进行全面摸排后,大家一致认为张啸还是最佳人选。但是,大家心中都有些担忧和顾虑,一是因为聂焘的戏份太重,目前张啸还大病未愈;二是在此之前,由于本人的身体原因和工作需要,张啸已调县文化馆任戏剧干部,离开舞台多年,现在能否顺利接受、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最终,张啸还是凭着一个艺术家良好的职业素养,克服一切困难,带病参加并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半年时间的紧张排练,张啸和他的“聂焘”再次以全新的面孔与观众见面了。

同年10月,大型镇安花鼓历史剧《聂焘》参加了“延长石油杯”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演出并大获成功,一举夺得优秀剧目奖金奖(是本次艺术节唯一获得金奖的县级剧团)、优秀组织奖以及各类单项奖等8项大奖,几乎包揽了本次艺术节的所有奖项,其中张啸个人就荣获了优秀表演奖和导演奖两项大奖,受到省、市领导、专家的接见和高度评价。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任何一项优秀传统技艺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甚至几十个、几百个像张啸一样的担当者和守望者。作为镇安花鼓的传承人,张啸当之无愧。人们经常戏称他“戏母子”,说他满肚子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透过张啸的艺术表象,我们不难看出其扎实的表演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积累。无论从唐宋到元明,从《野猪林》到《逼上梁山》,从《牡丹亭》到《窦娥冤》,从《沙家浜》到《曹操与杨修》,从汉剧到花鼓,从秦腔到黄梅,从演戏到导戏,从台前到幕后,台上台下,南腔北调,一末到十杂,他无所不往,无所不及,涉猎广泛。虽说艺术的内在是相通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艺术工作者而言,跨地域、跨剧种、跨行当,广泛了解、研究、体悟、品味、借鉴、吸纳其他剧种、流派乃至行当的艺术精华,却并非易事。然而,张啸做到了。

张啸参加工作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个年代,一部接一部的红色经典,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和波澜壮阔的戏剧情节,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演技、扎实的基本功、一丝不苟的艺术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影响和滋润了成千上万个像张啸一样的文艺青年和艺术从业者。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啸的表演艺术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成熟着……

从张啸多年的表演和导演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无时不在传递着一个程式而变通、刻板而灵动、虚幻而真实、古朴而清新、泥土而芳香、陌生而新颖的艺术感受,真正体现了“艺术无界限”的说法。也许正是他这种无界限的“折腾”,才使他在随后的舞台表演、人物塑造、场景铺排、画面呈现等方面不断推出技高一筹、不同凡响的拿手好戏吧。

张啸的艺术功力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先于演、精于表(演)、在于唱、强于导,台前幕后独当一面。先于演,张啸的舞台表演功底深厚,演技娴熟,经验丰富,在他所扮演的角色中,有贫困潦倒的穷酸秀才,也有风流倜傥的少年才俊,有老成持重的乡野后生,也有恃才傲物的狂放少年;他在古典戏中体验过风流才俊、官吏衙斋的生活境遇,在现代戏里留下了大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农村后生等不同人物命运的艺术身影。20世纪70年代末,他以“刘海”一举成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海”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词。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又相继在《牧童与小姐》《凤凰飞进光棍堂》《借亲配》《哑女告状》《沉重的生活进行曲》《聂焘》等多部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小旺、陈明珠、代春生、陈光祖、韩剑、聂焘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使观众拍手叫绝。总之,张啸的舞台表演,硬是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叫“演啥像啥”。

精于表(演),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做功”戏。镇安花鼓也称“二棚子”戏,属曲牌连缀体结构,由3个不同风格且色彩各异的腔调组成,即“筒子”“八岔”“小调”。表现形式主要以“三小”戏为主,即“小生、小旦、小丑”,节奏明快,载歌载舞。有着商洛花鼓“第一生”之称的张啸,以表演最佳而广为称道。娴熟的演技在于表(演),其做功细腻,入情入理,神形兼备,张弛有度,而最大特点莫过于人物的刻画。每次接到剧本,他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通读剧本,反复体会、探究剧中人与剧情发展的内在关联及脉络走向,寻找和发现能够使剧中人“立起来、活起来”的每一个支撑点,从而实现“相由心生”“戏从神来”、从演员向角色蜕变的深层转换。他善于钻研,勤于实践,重于细节,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原则,不断探索舞台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艺术奥秘。

在于唱。相对张啸本人而言,其唱略弱于表(演),但从舞台唱功而言,张啸的唱腔又有着流派的特色,嗓音虽窄,但音域较宽,虽气息稍弱,但行腔技巧却高人一筹。如2008年,张啸在镇安剧团创排的大型花鼓历史剧《聂焘》中担任领衔主演,成功塑造了一个清代山乡县令的人物形象,该剧虽不像一些卖腔卖调的传统戏,但就其“戏份”而言,其“唱”绝对重于“表”。其中有一段名为“为民造福好作难”的大段唱腔演唱难度相当大,没有一定表演功力的演员根本无法完成,但张啸却拿下了,并且得到同行、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扬。仅凭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其对唱腔的驾驭能力。

强于导。张啸从事导演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归其原因,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其扎实的表演功底、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人生阅历;二是自觉提高文化素养,苦心钻研导演专业知识,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践行者;三是名师指导,言传身教,定向培养;四是放眼国内外,纵观名剧名家,活学活用。1986年至今20余年间,张啸先后为镇安剧团执导了花鼓现代戏《玉带缘》《和尚与公主》《爱情金钱变奏曲》《倒流河》《石兰花开》《栗乡神韵》《聂焘》《东山愚公》《人间真情》《环保媳妇》《王老好告状》等大、中、小型剧目近百部,获奖无数。有收获必有付出,荣誉背后的辛酸苦辣又有几人知晓。张啸从事导演工作之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引领下,各路“精英”蜂拥而起纷纷下海,经商搞承包、开公司、跑运输、倒彩电,而一向被人们公认“最热闹”的文艺界却在一夜之间跌入冰点,一落千丈。一时间,该走的走了,该飞地飞了,上调的上调,下海的下海,剩下的大都是老弱妇孺、杂役兵勇。也许是出于对舞台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许是出于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张啸临危受命,带领一竿“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重拾旧业,义无反顾地守望着这块冰封的麦田。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张啸导演的作品一个接着一个地诞生了。一路走来,鲜花伴随着荆棘,汗水和着泪水,一路心酸一路歌。

传统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是表现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世纪之初,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镇安花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张啸又一次携手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的花鼓戏,上路了。他热爱花鼓,忠于艺术,一心扑在花鼓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多次深入基层,走访民间花鼓老艺人,一边搜集、整理花鼓音乐、表演、剧目等民间原始资料,一边积极配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了系列文史资料《镇安花鼓》《镇安渔鼓》《镇安花鼓传承人培训教材》等多部文史专辑和教材。多年来,他肩负着传承人的职责和使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为全县专业、群众艺术团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旅游景区、农家乐辅导、编排节目,先后为县剧团培养了马雪梅、郑以海、黄太坤、马云谦、唐乐、毛娅、贺杰、何芬、胡源方、陈文瑞、赵盼盼、田双、冷文强、毛浓利、陈佩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演奏员。

梅花香自苦寒来。40余年,张啸先后在陕西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文艺汇演、全省文艺汇演、陕西省“钟楼杯”地方戏大奖赛、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延长石油杯”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等重大演出活动中多次荣获戏剧大奖,市、县以及行业性演出更是获奖无数,其中,大型花鼓历史剧《聂焘》于2014年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40余年的舞台生涯,不仅成就了张啸绚丽多彩的艺术人生,更为镇安花鼓艺术的蓬勃发展开创了辉煌的未来。

传承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而今,张啸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虽然他已调离镇安剧团,但始终没有离开他所热爱且为之奋斗了四十余年的花鼓艺术,至今仍在为镇安花鼓的保护、传承,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新闻推荐

盛华茶叶公司产业***在路上

本报讯(记者贺晓锋)盛华茶叶公司在陕西省供销集团的指导下,在镇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产业***工作开展以来,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投身于茶叶产...

镇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