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华村里看变化 陈梓梁

商洛日报 2017-08-08 08:11 大字

“狭窄的通村路,老百姓收入低且不稳定,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寒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这是以前的西华村真实写照。

镇安县云盖寺镇西华村辖7个村民小组,贫困发生率高达27.5%,基础设施薄弱、特色产业不明晰、贫困群众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是该镇四个卡内贫困村之一。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华村发生了巨大变化。8米宽的云木公路建设如火如荼,有望9月建成通车,届时宽敞平坦的道路将彻底解决全村老百姓出行难题。

一个村没有产业,要想脱贫致富只能是一句空话。针对西华村紧邻云盖寺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保存完好的自然环境,包抓单位、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该村及早谋划产业项目,依托自然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决定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林果、红豆杉、养蜂等五大主导产业,成立了小木岭农林种养殖、西华峪丰康种养殖等7个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该村积极引进东北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创建了镇安县清野秦绿高寒食用菌培育创业扶贫孵化基地,先期在小木岭实验4个大棚食用菌,成功培育2种食用菌,仅春木耳收获就达1.8万多斤,已卖出1.4万多斤,收入突破20万元。种植实验的成功,不仅让企业看到了希望,也给贫困户脱贫增收找到了好门路,目前20个大棚即将竣工,8月中下旬秋季食用菌将进棚生长,预计收入可突破50万元。该产业成功吸纳当地6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或务工增加收入,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从食用菌生产基地驱车1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祝河清家中的蜜蜂“阵营”中,31岁的祝河清正在忙碌着,他是西华村四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外出务工,收入很不稳定,2012年打工时受了重伤不能承担重体力活,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困难。2016年看到附近群众养蜜蜂赚了钱,而且市场前景好、不愁卖,关键是还不用重体力,是一个很好的致富产业。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养蜂30箱,当年收入就达3万元。今年他又把挣到的3万元投入到扩大规模上来,目前已发展到70多箱,预计2018年就可以成功脱贫。村支书张达友告诉记者,西华村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蜜蜂生长繁殖,养殖蜜蜂产业已为西华村脱贫摘帽注入了强劲动力。

距离祝河清家100米远的古道人家农家乐,门前停了一些车辆,游客们正在用餐。35岁的老板徐海江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招待客人。了解后得知他是2013年5月与妻子回娘家探亲时,看中了当地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2014年他与妻子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带着自己的积蓄和向朋友借来的50多万元,与妻子一同回娘家开办了古道人家农家乐,由于食材尽量就近就地取材、原生态无公害,且饭菜味道好、服务热情周到,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来这里游玩吃饭,他每年的收入已稳定突破10万元。回头客多了、生意好了,徐海江没有忘记帮贫困户推销农产品,他定期收购贫困户家的散养鸡和土鸡蛋,除了自己农家乐使用,其他的客人们现场就买走了。徐海江表示,随着云木公路的建成通车,这里将成为柞水县和镇安县连接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将来到这里旅游休闲观光,下一步他要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农家乐的产业链上来,大力发展食用原料种养殖,他负责回收使用和帮助销售,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由于西华村处在大山深处,贫困群众行路难、上学难、住房难、吃水难、就医难始终制约着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该村积极争取的8米宽的云镇至小木岭公路有望9月份建成通车,将彻底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题,同时,该村还对79户277人贫困人口积极实施易地搬迁;对36户42名贫困患者,落实“医生+患者”结对帮扶服务;对经住建部门认定的38户危房进行改造……

一路走、一路看,真切感受到西华村包扶单位和镇村干部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村容村貌一点一滴的变化,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举措,我们坚信在包扶单位、镇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带领下,西华村的脱贫致富经一定会越念越好,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不再遥远。

新闻推荐

镇安:培育产业壮大贫困村经济

本报讯(通讯员陈风军王西)今年以来,镇安县把脱贫产业作为创建脱贫攻坚示范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龙头、扩大基地,深化利益联接,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壮大贫困村经济,发挥引领带动效应。深化“三...

镇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