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三课堂” 碑林区用活博物馆

三秦都市报 2021-11-02 01:25 大字

本报讯(记者吕云涛)立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碑林区着力打造以博物馆教育为重要支点的“第三课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博物馆教育常态化纳入课后服务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通过“西安处处有故事,文物背后有历史”“参观体育场馆,传承体育文化”“走进博物馆,传承中华文脉”“博物馆的C位线上微课”等实践活动,使博物馆里丰富的馆藏文物、活的历史、文化的结晶,成为学生增长见识的大课堂。

开发系列课程。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需要,碑林区70余所中小学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将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博物馆教育有机融合,研究开发了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系列活动课程。大学南路小学与半坡博物馆合作开发了“走进博物馆”系列课程,在校本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的基础上,融合语文、科学、美术、书法、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南门小学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合作开发“博悟·搏艺——汉代体育活动”系列课程,通过双师授课的独特形式,进行多学科有效整合,开发了《投壶——软式标枪》《蹴鞠——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等6门18节课程资源,让“第三课堂”有趣更有料。

丰富教育内容。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有计划、分层次、分主题、定制化的“博物馆探究”活动。西安交大附中分校、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等利用交大西迁博物馆资源,开展“西迁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建大附小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科优势,开发了中国古建筑校本课程——“树木与房子”。东厅门小学带领学生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展陶器钻孔、钻木取火等实践活动。小雁塔小学在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联合西安博物院为学生带来切合节日主题的传统文化“道德讲堂”活动。

建立特色基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各学校积极联系周边红色研学基地,纷纷组织学生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开展研学主题教育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红色血脉。

创新教育形式。通过线上直播、视频演示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数字博物馆课程建设。南门小学联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启“博悟·搏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系列课程,通过5G直播的形式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李小学、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的数百名乡村学生与南门小学学生同步在线学习课程、参与互动。

“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提出的‘三个课堂’理念,掀起了‘课堂革命’的改革热潮。碑林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立足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在做强做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基础上,打造以博物馆教育为重要支点的‘第三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新生态,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冯洁说。

新闻推荐

陕西山阳:擦亮“西部药乡”亮丽名片

本报商洛讯(全媒体记者周廷通讯员周小溪)近年来,陕西省山阳县以建设国家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为抓手,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

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