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林业:绿色产业帮扶贫困村

陕西科技报 2020-11-03 09:04 大字

近年来,山阳县林业局发挥行业优势,定位绿色产业,加大资金与人员投入,在驻村帮扶上下足“绣花功”。目前,康岭村160户59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

户家塬镇康岭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以传统耕种和外出务工为主。山阳县林业局工作队驻村后,经过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地为该村谋划出“以药为主,兼顾养殖,扩建杂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全局37名干部的帮扶下,康岭村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据了解,在加快群众脱贫的举措上,该局将产业培育作为增收重要途径。全村发展了以中药材、核桃、花椒等为主的产业4000余亩,其中核桃嫁接改良300亩,新建大颗樱桃采摘园5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330亩,其中黄姜1500亩,苍术300亩,白芨26亩,柴胡190亩,连翘360亩,白芍50亩,何首乌260亩,苍术育苗30亩;发展中华蜂500箱,黑猪160头,牛32头,羊182只,鸡7000只。通过培育果、畜、禽、药、蜂等长、中、短期产业,形成了收益互补、产业错茬的发展模式,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架起了“四樑八柱”。

在“三建三带”产业带贫模式上,该局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贫困户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目前,全村金鸡扶贫项目分红52户,户均年收入400元;食用菌扶贫项目分红52户,户均年收入400元;村40千瓦光伏电站带动30户贫困户,户均年分红266元;村苗圃基地50户贫困户入股3年,年均分红2000元,带动30个贫困劳力在苗圃务工,人均收入1200元。

山阳县林业局还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就业扶贫。全村劳动力1448人中已转移就业1078人,其中贫困户转移就业256人,实现收入260多万元;与天竺山风景绿化苗圃有限公司、陕西华兴酒店签订协议,吸纳贫困劳动力76人就业,实现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解决了临时性收入问题。

与此同时,该局大力开展“四扶五风六化”精神文化脱贫活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依托“党员+”融合教育、“新农民大课堂”,集中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8场次。继续巩固“文明乡村”建设成果,以扫黑除恶、互讲互评、四扶五风六化、三讲三评三创、红黑榜评选等活动为载体,评选五好家庭20人,卫生先进12人,十星级文明户15户,党员先进模范岗20人,好公婆15人、好媳妇15人。规范运营“爱心超市”,推行积分评估,配发爱心物资,牢固树立了脱贫光荣、返贫可耻的荣辱观,提振了贫困群众自强自立的脱贫信心。

(康建斌 本报记者 张 宏)

新闻推荐

山阳“四个一”构建三级政务体系

本报讯(曾亮李波波)今年以来,山阳县着力构建以县政务中心为主体、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

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