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粽子“兴”四方 ■本报通讯员张爱英

济宁日报 2020-06-25 09:38 大字

6月24日,笔者在任城区长沟镇后薛村孙广荣家里看到,十几个人正在忙活着包粽子:苇叶一裹,放入江米、蜜枣,用麻线扎好,眨眼的功夫,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包好了。“这是端午节客户定的粽子,今天都要包完煮好明天一早都要送到客户那里。”孙广荣主要经营粽子批发,平时每天能卖一千多个。长沟粽子因质优价廉、绿色环保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区的粽子很多来自后薛村。

长沟人包粽子有悠久历史。600多年前,一南方客商坐船沿运河来到长沟,被当地纯朴的民风吸引,落户长沟镇后薛村,也把包粽子的技术传给了后薛人。以前包粽子是小打小闹,品种单一,提篮小卖,赚个油盐钱。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绿色环保、营养丰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粽子成为人们的首选。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在原料、花色品种、扩大规模上下功夫。据不完全统计,在济宁城卖粽子的95%是长沟人,他们都有固定的市场。后薛村范芝管在济宁北菜市卖了近30年的粽子,她包的粽子个头大,分量足,口感好,每天包600多个粽子,不到2个小时就卖完。只这一项,全家每年盈利近4万元,靠包粽子,她发了家,致了富,盖起了两层小洋楼。

靠包粽子后薛村率先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镇里聘请专家为后薛村设计了适宜居住的小康楼图纸,一年的功夫,20多座小康楼拔地而起。在后薛村的带动下,回林、付庄、前陈、元田等20多个村也相继加入包粽子的行列,全镇有3000多人从事粽子加工,年获利3000多万元,成为富民一大产业。

新闻推荐

“脱贫菜”种出希望来

资料图片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周廷六月的陕西山阳县色河铺镇生机盎然。时下,正值大抓产业的好时机,色河铺镇大力发展蔬菜...

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