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圈”里谋发展 建设绿色新家园 省政协“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商洛调研记

各界导报 2020-05-07 02:02 大字

□记者王斌实习记者寇静通讯员高刚

近年来,商洛市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发展导向,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圈”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特色标签。

4月20日至22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张雷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商洛开展加强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

“我们公司是一家横跨IT、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四大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站、汽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研发等。公司3.6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绿色、低碳、环保,市场需求前景广阔,是国内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线之一。”

“公司发展的首要目标不可否认是获取利润,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目前,我们公司的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项目,每年可处理菊芋10万吨,生产菊粉6000余吨,菊芋糖浆3000余吨,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辐射带动3万多农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

听着各项目的情况介绍,委员们惊喜地感叹,这竟是一次令人欣喜的发现之旅。在专题调研的三天时间里,商洛用11个点向委员们讲述了一个商洛发展循环经济的故事。

近年来,商洛市以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工业强市”三大战略和“开放带动、城镇带动、项目带动、科技带动”四大带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商洛实际的循环发展模式,成为陕西省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

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区成立之初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的思路,在园区重点布局了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生产、氟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煤电产业等10个循环产业链,形成企业之间相互关联、协作配套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入园企业已有121家,2019年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0.1亿元。

在循环经济的理念里,没有废弃物这一概念,只有减量比、低开采、再利用、资源化这些新词,所有的废弃物都是被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商洛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让一些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

商洛尧柏龙桥水泥有限公司是商洛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产值3亿元。2009年以来,公司经过技术研发,采用当地企业产生的硫酸渣和铁矿尾渣代替原来生产必备的原材料铁矿石,全年使用废渣15万吨到20万吨,每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到800万元。

针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商洛市提出“扶大扶优、限小汰劣、集聚发展、总量控制”的思路,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和水泥生产线,对全市133家尾矿库和40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建成了比亚迪光伏产业链、炼锌厂锌冶炼及综合利用、山阳县钒系列开发等40个循环发展重点项目,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

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商洛市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实施以农、果、茶、畜、沼、菜、加、游为链接的循环农业生态体系,先后建成了山阳家金核桃深加工、丹凤华茂肉鸡等20多个农业循环发展产业链重点项目以及丹凤县桃花谷等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农民在生态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循环经济不断推向农村。

……

如今,无论是在商洛城区还是乡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家园的环境美起来了,农民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甜头,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

短短三天调研,一路走来,委员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议,行走在碧水蓝天、绿草如茵的商洛,感受到的是商洛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品味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意境。

新闻推荐

山阳城关街办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蔡铭)连日来,山阳县城关街办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采取多项硬核举措,扎实开展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全面整治...

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