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龄 杨远彦
“我和新中国同龄,太幸福了!”70岁的徐堂彦一边拿着手机在屋前的玉米地里拍摄金黄的玉米棒子一边笑着说。徐堂彦出生于1949年,他的妻子邓昌胜比他小一岁,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祖国母亲共命运同成长。70年的人生经历让这对夫妻感受最多的就是变化两字。
徐堂彦是山阳县延坪镇马家店村闵家湾组人,是一名有30年工龄的老组长。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老人仍然精神矍铄。提起70年来自己见证共和国巨变的经历,老人侃侃而谈。
“小时候,国家还不富裕,群众生活非常艰苦,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徐堂彦说。他的家里有兄弟7人,母亲在他20岁那年就过世了。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去生产队挣工分,自己也和6个弟弟们到生产队干活,承担起其家里的生活重担,刚上完小学,他就辍学了。
童年的徐堂彦是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度过的,“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能多挣工分,能有饭吃就是幸福,其他的都不敢奢望。”徐堂彦说:“那时物资严重缺乏,衣、住、行也都是难事。在农村住的全是简陋的木房子和茅草房,穿的也是打着层层补丁的旧衣服。一件新衣服,我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不上了再给老三,等轮到老四老五老六,衣服上都没处打补丁了。”一个冬天就一件衣服穿到底,那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穿上一身新衣服。出行全靠两条腿,下雨天,出门到处都是泥巴,
生活虽然艰苦,徐堂彦却一直积极乐观。16岁那年,他积极响应国家“献身国防建设”的号召,加入当地驻军部队民工队伍,在部队度过了三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虽然不是正式军人,但一直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努力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徐堂彦被选为山阳县延坪镇马家店村闵家湾组村组长。
谈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变化,徐堂彦有太多说不完的话,高兴得都有点口齿不清。
他回忆,1982年,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吃“大锅饭”的日子就结束了。农民种地有了积极性,温饱基本不成问题了,收成好的时候,还能有些余粮。后来,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农民不用交公粮,粮食满仓,衣食无忧,还有了外出务工的机会,腰包鼓了起来,很多村民的房子都翻修了,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添置了现代化电器,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小时候,连电灯都用不上,夜晚就靠一盏能把人脸熏黑的煤油灯,还要省着用。现在不仅家家都有电视机、洗衣机,还有手机、小轿车,生活真好啊!”谈起国家和村里几十年的变化,徐堂彦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已经发黄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商洛日报》,“以前都是从报纸上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儿子带我和家人出门旅游,我到过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了让妻子能在家就看上电视,1990年,徐堂彦省吃俭用很长时间,用做生意攒下的400元钱,购买了一台华夏牌电视机。尽管当时用天线接收信号只有两个频道,每天晚上还是有十几位邻居聚集在他们家看电视,热闹的场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担任组长期间,为尽快带领群众致富,经过村组协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村民修路。
“我们这个村一直缺一条水泥路,大家种什么也运不出去,我是组长,能为群众做点事是件光荣的事。”徐堂彦说,入党以来,他从来没有忘记困难面前“党员先上”的誓言。2000年,全组村民在徐堂彦的带领下,用短短两个月,修通了一条长两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延伸到各个村组,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路通了,村里种植的药材和农产品能顺利运出去了,农民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看着国家一天天强大,作为和新中国同龄的人,我很自豪!”徐堂彦说。
新闻推荐
“我进景森电子厂上班,一天上班8个小时,都是手工活,又轻松又不晒太阳,还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一个月能挣2000元工资。”这是山...
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