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怀
今天是教师节,为反映老师们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记者随机采访了商洛市的几位老师,其中,有在普通中小学校代课的,也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有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也有默默奉献在偏远乡镇的山村教师……他们或许不能代表全体教师,但在他们身上,总能找到让我们熟悉的影子,让我们感动的瞬间。现在,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商洛中学“北大班”班主任刘小红: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唤醒。
我要办的,就是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让“北大班”既是知识的乐园,也是生活的花园,更是滋养心灵的家园。我带领学生们在教室的角落种植各种花草,养小金鱼、小乌龟、小蜗牛、蚕宝宝,还开办有“每日问答”“每日审视”“每周一歌”“每周播报”“每周书荐”“每周反思”“班委述职报告”“课间冥想”“心情日记本”“好句欣赏”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怀有好奇心、求知欲,学会观察、探索和创造……一切充满诗情画意,学生们觉得学校里很有意思,愿意在这里学习成长。
独创班级微信公众号“因爱而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平台上展示才艺,树立自信,找到班级学习生活的存在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对班级女生的培养定位是,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之姿认真学习;对男生的定位是,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努力读书。一直以来,我信奉并实践雷夫说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因爱而遇,因爱而育!
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马奥雷、连淑红: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特殊教育更是如此。应该说,特殊教育让我们更接近人的本质,直面人的生命。在特殊教育工作的岗位上,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一句话:光荣始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教孩子学发音,学说话,教他们穿衣吃饭,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建立他们和社会的联系,日复一日的琐碎中,看见他们变得更好。
而教育的关键,不就是让孩子相信他们有变得更好的能力吗?造物主给了他们残缺的身体,我们去修补和筑构他们的灵魂。
当这个社会被浮躁笼罩时,特殊教育或许就是所有职业中为数不多的“悠然独行”,而选择这份职业的人们,坚持走在自己的安静世界里,静待花开。
山阳县西照川镇石佛寺中心校副校长薛刚:
西照川镇石佛寺,距离山阳县城115公里,是本县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要到达这里,需要翻越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有时,连续几十公里看不到一户人家。我在这里待了十年,只为圆儿时的教育梦想。
这些年,如果问我有没有遗憾的事情,我要说:“我愧对妻子和两个儿子,愧对我的父母”。2012年,我的妻子生下第一个儿子,由于是剖宫产,加上药物过敏,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那时,我正担任初中三年级的班主任,除了代课,还要负责学生的伙食,一堆事情等着处理,我不得不告别产床上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风尘仆仆赶到学校。当妻子苏醒给我打通电话时,我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一时难以自控,竟然放声大哭。
现在,父亲腰疼、颈椎疼的老毛病时不时发作,母亲的眼神经出了问题,妻子远在另一个乡村中学教书,两个儿子也无人照看。我一度想调到县城周边,方便照顾家人。但是,每次回到学校,看到那些需要关爱、渴望知识,想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孩子,我的心就软了。一年又一年,我说服自己,留下来,以校为家。
每年暑假,都有同事调离这里,有些朋友和当地老百姓们说我:“你真傻,咋还在这儿,还不走啊?”我只是淡然一笑。十年坚守,我无怨无悔。
镇安县米粮镇西沟小学老师刘明会:
2014年9月,我有幸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初次当一年级班主任,一颗心全在这一班孩子身上。怕他们擦黑板摔跤了,下课后我去教室擦;怕孩子们削铅笔割了手,我一个个给削好;有学生尿湿了裤子,我来清洗;寄宿的孩子想家了,我就给他们读故事,哄他们入睡。
我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也爱我。记得休产假时,有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刘老师,你不在学校,我们好想你,你快点回来,我们爱你。”还有孩子亲手制作卡片,写上思念的话语,让其他老师转交给我。读着孩子们的话语,我哭了,感动和幸福并存,这是一个老师的殊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周烨明)割舍不断的是乡愁,魂牵梦绕的是乡情。8月22日,山阳县中村区域敬老院迎来了一位漂洋过海而来的女大...
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