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20年陕西成就 商洛:退耕还林 扮靓秦岭最美的地方

华商报 2019-08-30 01:31 大字

商洛作为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备受中省关注。1999年国家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商洛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实施退耕地还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一轮、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335.7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156.8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含封山育林)178.9万亩。同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及配套的后续产业培育、补植补造、农民技能培训等一系列项目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退耕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收到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试点区县带头

全市发展后续产业项目

山阳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千百年来群众形成的陡坡开垦种粮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1999年,退耕还林在山阳县启动试点,林业局领导干部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赵塬试点村,与农户现场算经济收入账,破解干部群众思想的疙瘩。通过试点,山阳县退耕还林的实施规模和质量效益稳居省市前列,探索总结推广的覆膜造林技术、林药立体复合间套种植技术等先后获得省政府和林业厅的科技奖励,并在全省退耕造林中广泛推广应用。

商州区陈塬街办上河村是一个半川半山、土地不多的贫困村。2000年全村在退耕地上全栽核桃,树下种豆、种菜,立体发展。至2013年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核桃建园1000亩,坡地全部退耕。现在果园连片,绿树成荫,村民家家有楼房,户户有汽车,看病就医不用愁,水泥道路通到家。

2008-2015年,商洛市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40个,鼓励引导群众栽植具有地方特色、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建成一批优质良种核桃、莲翅、板栗等高标准示范基地,全市7县(区)38.7万农户户均增收近万元。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全市退耕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使森林旅游产业得到了全面开发,金丝峡、天竺山、木王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植一片林、造一道景、生一地金”。

生态面貌改变

“绿色商洛”成为靓丽名片

20年来,通过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4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5%,位居全省首位。2016年,商洛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镇安县在全省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会上介绍经验,商南县工程管理流程在全省推广。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变了商洛市的生态面貌,据中科院对商洛市“十五”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商洛市退耕还林仅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净化大气等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每年总价值可折合79.42亿元,为商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为实现“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绿色商洛”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华商报记者 程娟

新闻推荐

收打核桃、板栗要以安全为重

编辑同志:今年雨水丰沛,商洛市各地核桃、板栗树普遍挂果丰收,近日,很多人正在忙碌收打自家成熟的核桃。在此,笔者提醒农民朋友...

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