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党员的奉献

济宁日报 2018-07-12 09:13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张爱英李忠顺张淼

在任城区长沟镇张山北村你会经常看到一位白发老人,他精神矍铄,不时地穿行在大街小巷,有时为道路两旁的花草剪枝、浇水、除草,有时清扫清扫街道、捡拾一些垃圾;下雨天,他还要冒雨出来检查一下下水道是否有积水。只要闲暇时,他就在村里转一转,只要发现问题,他都及时给村两委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他的“监管”下,村容村貌越来越好。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他的无私奉献,受到村民的夸赞。

他就是张山北村的张路业,今年74岁的他是一位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1964年,20岁的张路业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兢兢业业教学8年,使无数孩子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1972年临危受命担任村干部并入了党,一干又是8年。由于母亲过世早,是父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今年已94岁高龄父亲,生活还基本能够自理。“像我这样的年纪还有老父亲,这是我的福气。”张路业很幸福地说,“目前,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老父亲,闲暇时收拾收拾村里的花草,捡拾捡拾垃圾,看着村里美了,心里很舒坦。”虽然父亲不需要人单独护理,但他和妻子还是精心地照顾着老人的食宿。在部队当兵24年,3年前转业在山西太原工作的儿子张斌,多次要求父母和爷爷到太原居住,但张路业一次也没有去过,他深切地对儿子说:“父母在,不远行。”儿子也因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感到很惭愧,尽可能多地通过电话、视频交流,每到节假日都要回来看望父母和爷爷。

张路业十分热衷于村里的公益事业,老伴也毫无怨言地支持他。2012年,村里开始打造美丽乡村,建广场,硬化路面,绿化村庄……这下,张路业可成了大忙人,他主动请缨监管工程质量,广场建了4个多月,他就在广场忙了4个多月,白天忙里忙外,晚上还要在广场上看护一些建筑材料、灰沙、工具等,广场上没有住的地方,他就搭了个窝棚,一住就是4个多月;去年,村里小农水改造,村里要清理下水道,重新铺设盖沟板干了一个多月,他又跟了一个多月;村里夏秋两季防火,他来的最早走的最晚。“ 张路业干得这些活,都是义务的,在他的带动下,我村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有了质的提高。”村支部书记张成瑞很感谢他的支持。张路业说:“我和老伴都领着国家的养老金,现在土地租给别人了,有地租钱,我还领着教师补贴,有早些年买的保险钱,还有儿子给的钱,我要钱干什么?就是图个乐呵。现在俺身体还行,只要村里需要,俺还会继续干的。现在生活环境这么好了,我们都有义务把它维护好,我一个党员,就更应该做在前边。”

新闻推荐

山阳有序推进各领域改革

本报讯(单玮轩)山阳县今年坚决履行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制定出台全县改革《工作要点》,建立工作台账,把47项改革任务细化分...

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