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年5万公里宣传环保 陕西小伙办公益摄影展倡导低碳生活

三秦都市报 2017-11-26 03:00 大字

韦涛测PM2.5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韦涛时常会想起故乡的那个小村庄。那是商洛山阳县天蓬山寨,被誉为“藏在秦岭深处的仙境”。

他17岁时走出大山,见到了城市。可走得越远,对故乡便越怀念。

这种怀念,在2012年前后更加强烈。“没有见识过天蓬山寨之明丽的人,无法体会这种对于干净之‘蓝\’的渴望。”作为摄影师、策展人的他开始转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参与到环境治理中?能做些什么?”

也是从这一年起,他从西安出发,奔波于哈尔滨、成都、拉萨、上海、杭州、呼和浩特、长沙等地,办公益摄影展,累计行程5万公里。

他乐意以“草根”自称,意在通过草根的强大生命力,通过身体力行,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意识,提出积极性、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5年过去了,从当初的局外者,到闯入者,再到参与者,韦涛的身份进行着一次次的转变。对于深受环境污染困扰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最积极、最具借鉴意义的。

唤醒大家对于环境的关爱

2012年的一天,西安,韦涛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咳嗽了整整一晚。

初为人父,他和妻子有些不知所措。带去医院检查时,韦涛发现儿科门诊还有好几名呼吸系统感染的孩子。

“呼吸系统感染了,会不会和空气有关?”这个当过兵,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专业的35岁小伙,开始琢磨这二者之间的关联。

另一个让他感到沮丧的是,作为摄影师的他,在拍摄的过程中,照片质量时常受到大气污染物的影响,“拍不出那种通透感。”

似乎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城市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顶灰色的罩子笼在上空。曾经陌生的专业术语“PM2.5”,通过媒体的报道,走进了大家的生活,逐渐成了一句熟悉的口头禅。

韦涛开始学习大气学知识,他翻阅了大量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向专家学者请教。

韦涛搞过摄影,他尝试从最擅长的影像记录入手,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他的团队中,有中科院毕业的大气学研究生、法学博士,也有环保志愿者。

除了要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韦涛还得自己掏钱,承担每次外出的车费、住宿费。去年,因为团队资金紧缺,韦涛卖掉了自己的轿车。

他还需要面对种种质疑、冷嘲热讽:靠你们几个人解决环境污染,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背后是不是有利益驱使?

11月20日,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一直在强调不泄愤、不抱怨,“我们旨在唤醒,唤醒大家对于环境的关爱。”

引发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

事实上,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城市中产阶层似乎是呼吁的主力军,也有相对积极的行动意愿。

韦涛思考更多的则是,“除了一些私人化的公益展示,还要从知识面,比如买口罩、买空气净化器,在认知上,让大家意识到能做些什么。”

2015年10月,他开始面向国内40个大中城市征集照片。

照片的内容是,该城市地标建筑在雾霾状态下和气象条件优良时的对比,旨在更广泛地唤醒人们的理性思考。

这种理念,颇具匠心。“大气污染对建筑等景物的遮掩、扫描电镜下的雾霾颗粒等都是现实存在的,客观记录就行;但未来是无霾的,大好河山的照片也在这个展览中,这些照片的美感可以带给每个人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这是我们的理想;孩子们本应露着笑容,但在雾霾严重的日子,他们不得已戴上口罩,这和一些观念摄影一起,寄托了强烈的情感。”

照片征集完成后,韦涛独自去了北京,“在国家环保部的传达室,我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很快环保部的一位主管领导接见了我。”

2016年3月,以“守卫蓝天在行动”为主题的摄影展,在上海开幕。展览得到了环保部中华环保联合会的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顾问谷茂宽为摄影展揭幕,将此称为“首个全国性关于大气污染与治理的大型公益摄影展览活动”。

此后,韦涛又在成都、哈尔滨、呼和浩特、长沙、安吉、杭州、景德镇7个城市,进行了展出,引发广泛关注。仅在哈尔滨展出的一周时间里,参观人数就达10万人次。

去年12月,他把从3台空气净化器滤芯上吸附的污染物,和瓷土混合,再刷一层蓝釉,制成一件工艺品,将其命名为“蓝天璧”,旨在引发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空气污染。

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环保

2016年,韦涛组建“微尘环境”团队,希望从认知层面,给公众提供一个理性思考的框架和工具,进行政策倡导等工作。

这个团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4日,他组织了近70名观察员、环保志愿者到中科院地环所,深入了解西安的治霾成果。

他甚至发起“免费口罩”项目,向保洁员、出租车司机、户外工作者免费发放防雾霾口罩,同时投身于水、土壤等更大层面的生态保护中,

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当天,韦涛收到了陕西省政协的邀请,希望他参加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针对加大治霾力度、加强生态保护进行发言。

韦涛认为,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技术,而是机制,如果创立一种让企业、公众及主管部门自我监督、主动参与、积极治理的机制,环境问题将得到改善。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权利关注环保,全社会拧成一股绳,才能打好蓝天保卫战。”韦涛说,环境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动员,这包括科研团队、环保主管部门,也包括民间志愿者和每一个普通人。

本报记者宋雨

实习生梁宵孙忱刘艳

新闻推荐

合作社成为贫困户脱贫“火车头”

本报讯(曾亮)近年来,山阳县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贫困户紧紧绑在产业链上,有效促进了贫困村发展、贫困户增收。该县采取政府引导、平台公司主抓、贫困农户自愿参与的方式,由发起人...

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