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花灯扎出浓浓年味 杜金晖 姚远伟

商洛日报 2021-02-22 06:01 大字

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都要举行花灯展演。当地的纯手工制作花灯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也扎出了浓浓的年味。

近日,我们慕名来到莲花台村时,民间手工艺人周应国正忙着破竹篾、扎花灯。

“十来岁就在搞这,在我们农村来说,过新年必须要扎一些花灯出来展示,手工花灯更能显示我们农村的年味。”周应国告诉我们,“现在商南花灯都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就怕它失传了,村上干部说要把这手艺传承下去,让后继有人。”

周师傅说,制作花灯,首先要确定花灯类型,做好灯架。只见他选好竹子破开,再把弯曲的竹篾按需要削短,测量尺寸,搭成“龙骨”。两个帮手也在忙着剪纸,搓捻子。可见要把这灯笼的架子搭好,还真是一件精细活,长短、粗细、高低都有标准,一点也不能马虎。

商南花灯历史悠久,形成于明成化年间,2011年被确认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河镇有花灯之乡的美称,莲花台村花灯的式样繁多,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展现当年丹江沿岸排运工人放排讨生活,与天斗、与水斗,养家糊口的那种勤劳勇敢以及胆识和气魄。

一个多小时后,周师傅要扎的核桃灯已具雏形。接下来,就是下版、雕花、剪彩纸、糊彩纸、贴流苏等一系列工序。在周师傅看来,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他将福禄寿等美好寓意融入花灯中,让村民在赏花灯的同时也接收到来自传统花灯和手工艺人的美好祝福。每一道工序周师傅都精益求精,民间老艺人严谨的态度在他的专注中自然流露。近距离感受扎花灯手艺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禁对传统手工艺人肃然起敬。

只要一说起扎花灯,周师傅就如数家珍:“这个灯叫七星灯,古人认为天上有28星宿,这个七星是一面7个,四面就是28个,所以说这是七星灯。要玩古老传统花灯,离不了七星灯和八卦灯。”

周师傅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花灯和河灯相辅相融,更具欣赏价值。除了七星灯、八卦灯、宫灯、母灯、福灯、排灯等传统花灯以外,像鲤鱼、螃蟹、乌龟、青蛙等动物形状的花灯,周师傅也都能扎出来。说起这个,周师傅就很骄傲地说:“我在扎传统花灯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创新,像这种金鱼灯,我不仅可以将它扎得形似金鱼,而且头和尾都能动,好像在水里游泳一样。”

周师傅不仅会扎花灯,玩起花灯来那也是很溜儿的。别看他已经50多岁了,在旱船的表演中,艄公的角色非他莫属,艄公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划划船而已,不是谁都可以上场表演的,需要多年积累的功力。一上场,周师傅一改扎花灯时的安静和专注,立马精神起来,在旱船前面带路划桨引船,做出撑船、拨水、卧船、下篙等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把艄公模仿得惟妙惟肖。

周师傅手工制作花灯近40年,每年至少做近百盏花灯,为手工制作花灯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和工艺经验。为了不让传统手工扎花灯这门手艺失传,他把每种花灯的长、宽、高尺寸以及制作方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你看,这个是宫灯的制作,这里面绘画的是文臣武将,做出来的时候必须量尺寸,不然的话就不行。”周师傅给我们一一展示着记录,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水沟村实现村美人富产业兴

本报讯(陈聪利)商南县过风楼镇水沟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蓬勃发展各种产业,一幅村美人富产业兴旺的画卷...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