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不断的后勤保障线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宏贤

甘肃日报 2020-09-30 02:41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兵役证、军功章……随着抗美援朝老兵王宏贤缓缓拉开抽屉,这些荣誉瞬时勾起了他对那场战争的回忆。

近日,记者在嘉峪关市见到了王宏贤,85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

采访从一枚三等功军功章开始……

“我还活着”

1951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商南县的王宏贤响应国家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了军,当时年仅16岁。

到达朝鲜战场后,王宏贤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负责保障前线的军需任务。

“军械平台最大的威胁就是敌人的飞机。”据王宏贤回忆,有一次他正在值班,天空飞来三架敌机,对平台疯狂扫射、投弹,一颗长达一米多的延时炸弹落在了军械平台旁边,弹身入土达到三分之一。此时要是不把炸弹弄走,爆炸后就会将军械平台炸毁。紧急关头,他没有多想,冲上前去用洋镐将炸弹挖出,然后抱至安全地方,在丢下炸弹卧倒的同时,只听一声巨响,炸弹炸起的土浪将他掩埋。

“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想着把军械平台保护好,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王宏贤说,当他从土里出来后,发现“我还活着”!

事后,王宏贤因保护军械平台而荣立三等功。

简易的桥梁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战争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

敌人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运输保障线,白天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桥梁、道路。“运送物资的大桥和道路全部被敌机炸毁,为了保障战场上物资供应不受影响,我所在的部队决定晚上搭桥保障运输。”王宏贤说,天黑后,4个连队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抱着树桩的战士很快下水,将树桩竖立起来,其他战士迅速铺上木板,一座座简易桥梁很快被搭建起来。

“通过用战士身体和木桩搭建的桥梁,运送物资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王宏贤回忆,整个冬天也都在下水搭桥,冰冷的河水刺痛着战士们的双腿,双手双脚被冻裂是常事,但战士们还是将树桩做成的桥墩子抱得稳稳的,确保汽车顺利通过,将物资运达前线战场。

牺牲的战友

为了保障指挥部的安全,附近的山头上都布置了高射炮。有一天,十几架敌机前来轰炸指挥部,前往山头的道路被炸毁,运送炮弹的车辆不能通行。王宏贤和11名战友顶着敌机的猖狂轰炸,用肩扛、背驮的方式将炮弹成功送到阵地,在这一过程中,有9名战士牺牲。

“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牺牲的战友,名字至今我还记着。”说到此处,王宏贤的眼睛湿润了,他不断地重复着,“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宏贤表现突出,受大站通令嘉奖一次,大站物资奖励一次,连队嘉奖两次,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奖励三等功一次。

“能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那场战争,志愿军打出了士气,中国打出了国际地位。”王宏贤说。

新闻推荐

商南普法护航助成长

本报讯(周曼记者李煜)为深入贯彻“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促进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

商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