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民歌为何唱出“黄梅戏味”?

安庆日报 2019-08-07 16:25 大字

“歌响河边鱼出听,声传路畔客停车”。如今,秦岭深处的陕西商南等地,将民歌小调唱出了浓浓的“黄梅戏味”。这是为什么呢?近日,安庆市一批文化人士,经过深入的研究、调查、走访,发现传唱陕南200多年的当地民歌小调,与孕育出黄梅戏的安庆小调同出一辙!6月3日,记者采访了从商南回宜的安庆市文史专家张健初先生等人士,他们道出了其中缘由。

据张健初介绍,近日,安庆市一批文化人士,走进商南县城关街道皂角铺村大院内,听到锣鼓响起后,74岁的姚桂荣开口唱起商南民歌,流露出的竟是原汁原味的安庆乡音。

皂角铺村的汪礼强,在该村开了一家荣祥农家乐,与人交谈时,他所说的竟然是一口“安庆腔”。那天傍晚,他们在商南文化广场探访商南民情时,发现众多商南民众,将民歌小调唱出了浓浓的“黄梅戏味”。张健初称,行走商南,与人交流时,仿佛没有离开安庆,时时触动着浓浓的乡情。

在商南期间,令张健初意外的是,商南的有些小调,安庆人自己都很少唱了,可是,商南人却始终放不下,仍然把持着原有的乡音。在商南,只要有“蛮子”口音的人,几乎个个都能张口来几句有“黄梅戏味”的民歌。

商南离安庆有千里之遥,为什么会有安庆的“乡音”呢?对此,商南县的胡中华老人,解释了其中的疑惑。

据了解,胡中华退休前,是商南县委办主任,现任商洛市作协副主席。他称其先祖来源于安庆市桐城,系乾隆年间迁陕。胡中华介绍说:“如今,商南全县人口约25万人,其中,很多人是安庆移民后代。”

对于胡中华的说法,在民国《商南县志》中得到了印证。据该县志记载:“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而起,接踵者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

商南县书协主席张德善接待安庆市人士时介绍说,从安庆迁到陕南的移民,无论在外上学、做官,回到家中,必须讲家乡话,否则,其长辈会骂道:“都不知祖宗在哪了!”。

由于陕南地理环境的封闭,安庆移民后裔仍保持着祖籍的方言、戏曲、民间信仰、生活习性,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因此,“黄梅调”在千里之外,得以持续传承。

张健初通过资料查巡后认为,安庆移民迁移商南,是清代大移民“湖广填四川”的一部分。他说,一同前往商南的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也认为,两百多年过去了,迁徙而来的两湖、两广、江西、浙江、江南各地族裔,早已完成了本土化习俗,唯独商南的安庆移民后裔,在秦不唱秦腔,邻豫不唱豫剧,仍保留着活泼的安庆方言、戏曲、民俗,成为皖江文化在金丝峡、玉皇山的一块飞地,这种文化现象值得研究。

据了解,早在1984年,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人员,在陕西省商洛地区发现一种现象:很多当地人说话口音与安庆市方言相同。该研究会负责人称,在商洛地区商南县和山阳县县志上发现,安庆人远迁陕南的相关文字后,2014年元月,该研究会人员来到商洛市,先后走访了商州、山阳、丹凤和商南等县区,了解当地百姓习俗、语言,查阅当地家谱,查看当地古墓碑文,从而印证了清乾隆时期安庆移民迁陕史实。

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黄梅戏作曲者陈精耕曾到陕南调研,在谈到陕南之行的感受时,他说:“什么是黄梅戏?黄梅戏就是用安庆话歌唱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也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发现,陕南民歌小调与孕育出黄梅戏的安庆小调“同宗同源”。胡玉堂

新闻推荐

秦岭茗茶进京华 谱写新曲助发展

阳光讯(记者韩建军通讯员孙传卿)8月3日,由北京商南商会投资的商南鹿茗秦岭红、秦园春茶叶北京专卖生活馆,在北京著名茶城马连...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