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让贫困劳动力就业无忧

陕西工人报 2018-11-26 06:08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黄全德)今年以来,商洛市商南县人社局紧盯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人群就业,不断完善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创新开发四类公益性岗位,有效激发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截至目前,全县共安置1579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1579户5925人实现增收,商南县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利用工作位于全市前列。

大胆探索创新,开发村组公岗。商南县按照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引导贫困县乡积极开发养路、护林、护草、生态管护等用于扶贫的就业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解决就业增收问题”要求,灵活运用政策,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建等工作,在全县10个镇(办)121个村(农村社区)的1554个村民小组,各开发1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本组村庄、河道、道路清洁等工作,聘用本组(村)“三无”未脱贫劳动力,每人每月给予40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共安置1247名未脱贫劳动力就业。

聚焦深度贫困,开发特设公岗。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的原则,在全县69个贫困村特别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按照“贫困社区岗位不超过3个,贫困村岗位不超过2个”标准,共开发149个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农村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看护、治安联防协管、绿化保洁、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驻村工作队后勤保障服务等公共服务工作,每人每月给予60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共安置14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灵活运用政策,腾退城镇公岗。商南县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先后印发了《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贫困劳动力工作的通知》等,科学设置城镇公益性岗位,将年度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全部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县级部门聘用人员主要从事信息员、资料员、后勤保障等工作,镇(办)聘用人员主要从事保洁保绿、道路养护等工作。共安置11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开展精准对接,落实公益专岗。积极落实省市公益专岗开发利用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全县8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公益专岗开发需求,将本县机关事业单位新增或调剂出服务性、辅助性岗位纳入公益专岗开发计划;通过在全县镇村张贴省市公益专岗招聘公告、开通e信定期发送动态信息、动员镇村工作人员及驻村工作队入户宣传、定期举办招聘活动等形式,宣传省市县公益专岗用工信息,动员贫困劳动力报名应聘上岗。共安置6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强化日常监管,实施动态管理。规范各类公益性岗位申报审核、空岗补员、日常监管、业务培训、岗位补贴拨付,制定人员管理“十二条红线”;推行信息公开,在全县镇村设立责任公示牌,公示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检查组,定期清理整顿空岗缺岗,对聘用人员的合同签订、考核考勤、补贴兑现情况定期检查抽查,杜绝冒名顶替、“吃空饷”等现象。

新闻推荐

兴隆村“三力”齐发破解深度贫困何春红 刘端鹏

何春红刘端鹏兴隆村是商南县金丝峡镇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坐落于政府以西4000米处。2017年初,全村有贫困户108户377人,贫困发...

商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